“增强历史自觉 坚定文化自信”系列评论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灿若星河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有源之水”,滋养中华民族绵延不绝。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日前,广州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中国文明历史研究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坚定不移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推动文化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保护历史文物和文化遗产是守住中华民族“根”与“魂”的题中之义。但保护并非让它们藏于深山、束之高阁,而是促使它们在合理利用中得到最好的保护——连接历史与未来,统筹保护与发展,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近年来,“文博热”持续升温,激活一池春水。从让“国宝重器”荧屏会师的《国家宝藏》,到让人梦回大唐的《唐宫夜宴》,再到让《千里江山图》“活”起来的《只此青绿》,创新性表达为文物注入了更鲜活生动的时代内涵。打开“历史留声机”,让文物“娓娓说话”,让文化润泽人心,我们的文化自信更坚定,精神家园更美好,奋进力量更强劲。而为了答好让文化润泽人心这道实践考题,需以持续创新为引领,努力取得更多原创性、突破性成果。
要守住保护这个底线。历史文化遗产是注释历史最好的“活字典”,必须保护好、利用好。做到心中有戒——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做到心中有责——牢固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做到心中有数——全面摸清家底,方能有的放矢,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进而筑牢文物保护的生命线。
须抓住“人”这个核心。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文物保护利用为了人、指向人——文物保护成果要更多惠及人民群众。文物保护利用依靠人、塑造人——尤其是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要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黄沙车站旧址到诚志堂货仓旧址、广州啤酒厂麦仓旧址,一座座历史文化建筑的活化利用背后,倾注了一大批千年名城守护者、志愿者的努力。一流的文物保护,需要一流的工匠。一代代文物匠人躬身于考古发掘、文物保护、文化传承,与时间赛跑,用匠心唤醒。接下来,还须继续打好人才牌,涵育工匠精神,培育更多大国工匠,为保护利用文化遗产注入人才活水。要高标准推进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岭南文化中心区建设,多措并举推动岭南文化和广府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发挥以史育人作用。
应扭住科创这个关键。从考古发掘到文物保护,从价值阐释到展示传播,现代科技对文博领域的重塑已悄然发生。释放科技之力,激活文物之美——“数字敦煌”让敦煌艺术走出石窟、迈向世界的脚步更加炫酷;“线上数字博物馆”借力AR、VR、AI等技术,让大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云端文化盛宴”;一场“博物馆演唱会”,让国宝文物跨时空集结、“组团说唱”……文物“说话”更入人心,科技赋能让文物活了、让文化火了。可见,要激发文物科技创新活力,将数字化保护与利用紧密结合,推动文保成果全社会共享;要在保护传承、活态演绎上不断推陈出新,讲好文物故事、文化故事;要用好互联网这个“最大增量”,深入挖掘文物价值与内涵,以喜闻乐见的表达创新、形式创新,让历史文化更好飞入寻常百姓家。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以历史观照现实,我们必须坚定“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自觉意识,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守护好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根脉。从历史走向未来,我们必须赓续文化基因、厚植文化底蕴、讲好中华文明故事,让更多人在感悟浩瀚中华文明中澎湃文化自信,为推动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凝聚强大力量。
(广州日报评论员 张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