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观察
日前,在西湖大学本科生招生宣讲直播中,校长施一公一番讲话因针对所谓“四大天坑”专业,而引起了网友的关注。
近两年,在社交平台上,“生化环材”(即生物、化学、环境、材料)被人戏称为“天坑专业”,所谓的“劝退帖”“自救分享”不胫而走。薪酬达不到预期,工作环境艰苦,成功成本高……诸如此类的因素促使部分学生寻求“避坑之法”。《科技日报》曾在报道中用一连串“问号”表达质疑——“坑”在哪里?“坑”了谁?“坑”如何填平?施一公则在直播中回应说,这不只是学科问题、专业问题,实际上是关注培养什么样的人、学生应该更看重什么的问题。他接着建议,在考虑兴趣的时候,学生和家长都不要过多关注收入和就业。
诚然,专业不可避免地有冷热之分。“生化环材”等传统工科专业在就业市场遭遇供需不匹配,对部分学生的信心造成了干扰。事实上,专业的冷热不均和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分不开关系。尤其在信息化、数字化迅猛发展的今天,相对于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领域的“热”,传统工科专业似乎不那么吸引人了。但是,如果放在一个较长时间段里观察,我们就会发现,专业的冷热转换或冷热易主都是常有的事。这背后是科技创新的发展和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型,是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融合层出不穷。可见,青年学生求学择业,要有“风物长宜放眼量”的眼界,要有从长远大势认识当下的智慧,要有谋大事立大志的勇气。
古人言:“新故相推,日生不滞。”学科终归是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也要以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为导向。大学教育应该紧跟时代需求,积极地作出调整,适时地推出改革创新。正如施一公所说的,我国的科技、教育一定要不断改革创新,才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而这正是创办西湖大学的初衷,也是该校实践“一人一策”“个性化培养”模式的目的。近年来,“新工科”建设被提上高等教育的日程,正是按需求建专业、适应发展动能转换和产业转型升级的结果。关键要大胆创新学术组织,让人才流动起来,并以此为基础推动开放包容的学术生态;要围绕国家重要战略需求,集成资源优势搭建科研平台,打破学科交叉的藩篱,破解重大工程技术课题。只有这样,创新型人才才会不断涌现,所谓“天坑专业”才会得到正名。
中国是世界上工业门类最全的国家。可以说,每个行业都需要人才,尤其是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拔尖创新人才和未来引领者。我们相信,在热爱与责任面前,所有的选择都不会被辜负。 (杨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