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钢铁路专用线花地河大桥、TIT创意园区车间旧址、珠江电影制片厂行政楼旧址……这些广州人熟悉的工业遗迹将成为新一批历史建筑。近日,广州市文物管理和名城委员会审议并原则通过《广州市第七批历史建筑推荐名单》,共13处、43个建(构)筑物,全部为工业遗产。据悉,名单还需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正式公布。
提起工业遗产,上个月还在全世界刷过屏。2月7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大跳台比赛,就在世界上第一个永久性的、以城市为基础的滑雪大跳台——首钢大跳台上开幕,引起各国运动员和媒体记者的极大兴趣。这个大跳台就是竞赛场馆与工业遗产再利用、城市更新完美融合的新尝试。
工业遗产是历史,历史价值是工业遗产的第一价值。换位体验一下,假如你是20世纪50年代番禺南村市头糖厂的职工,今天走进保存尚好的早期宿舍群,时光荏苒,景物依旧,那是一种什么体验?那种感觉,应该和我们再回到母校,走进当年住过的宿舍差不多吧。工业遗产,不仅是在那里奋斗过、生活过的人们的群体记忆,更是一座城市的集体记忆。忽视或者丢弃这一宝贵遗产,就抹去了城市记忆的一角。
工业与艺术相伴相生,工业遗产自有其艺术价值。工业遗产是坚厚的、厚重的,也是柔软的、艺术的。认定和保护兼具多重价值的工业遗产,对于维护城市历史风貌、提升城市文化内涵、改变“千城一面”的城市面孔,都有着特殊意义。如白云区江高镇的广摩集团五羊钢管厂旧址4号车间,建筑采用带钢拉杆的A字形钢筋混凝土屋架,结构轻盈,具有稀缺性和技术美学价值。陈旧非但不影响艺术价值,反而让其多了几分历史厚重。
老瓶装新酒,在活化利用中注入现代商业元素,工业遗产便有了经济价值。工业遗产焕新上线,助力当地持续保持经济活力,给社区居民提供长期稳定的就业机会,实现保护利用两不误,海珠区新港中路的广州纺织机械厂旧址就是一个范本。广州纺织集团将其活化利用为多功能混合的TIT创意园区,引入微信总部等知名高新企业,2020年园区年产值超210亿元,创造税收18亿元、就业岗位4000个,是历史文化保护利用和创新发展的优秀案例。
历史、艺术、经济价值之外,工业遗产还有科技、文化、社会等价值。在保护利用过程中,推动文旅融合、产业融合和城市融合,实现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转型升级,让工业遗产重新焕发生机活力,必须给上述那些价值排序,分清主次轻重。当人为改造导致价值冲突时,要有所侧重,保护那些最重要的、不可再生的价值,而不是唯经济效益马首是瞻。国内外有不少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成功案例,一些奇思妙想值得学习,首钢大跳台就是一个脑洞大开的创新实践。 (练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