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黄文生 通讯员毕松杰)根据以往珠三角处处可见的“桑基鱼塘”种养模式,江门市陆续推广“鱼菜共生”“渔光互补”等生态循环模式。而今,在江门市新会区,又出现一种“稻虾轮作”循环种养新模式。
日前,在新会区司前镇金萝丝苗米品牌示范基地内,“捕虾客”赶早驾船捕捞小龙虾,将其第一时间送往大湾区各地农贸市场售卖。春耕开始,这片“虾田”将种下水稻,实现“一水多用、一田多收”。基地负责人梁伟明告诉记者,去年晚造结束后,他们在超过60公顷的稻田里实践了“稻虾轮作”,明年将继续扩大到约133公顷,并向周围农户推广普及。“这是我们与湖北潜江养殖大户合作探索的生产模式,弥补传统水稻种植两造之间约3个月的生产空隙,以种养结合的方式提高土地生产效益。”梁伟明说,“‘稻虾轮作’能够增加水稻田的肥力,减少化肥、除草剂等的使用,生产出有机健康的高端丝苗米品牌虾稻米,卖价比平常高出两三倍。再加上小龙虾提供的额外收入,单亩效益提高了差不多3000元。”
司前镇副镇长曹文峰表示,该镇将通过“企业+农户+合作社”模式,完善技术指导、育苗、分拣、销售等全产业链,进一步做强司前镇的稻虾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