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老爷”讲江门故事
在江门市区蓬江河畔,古老长堤街边的大榕树下,有一个“三桁瓦”雕塑作品。车水马龙中,它深藏着江门这座城市的起源故事。
站在水埗头的石阶上,人称“容老爷”的容树荣给记者讲起那一段悠久的江门故事。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文生 通讯员曾阳漾
水埗头
元朝以前,江门这里还是一片汪洋大海。经过年深日久的泥沙淤积,沧海桑田,滩涂陆地逐渐延绵至西江和蓬江的汇合处。刚好这个汇合处有两座山对峙如门(江南烟墩山和江北蓬莱山),“江门”因而得名。
元末明初,地方乡民在蓬莱山西山坡上建立墟场,称“江门墟”,街在墟的最高处,故名“墟顶街”。今兴宁路、仓后路、长堤一带在当时还都是蓬江河面,趁墟的人都划船而来。
明朝时期,为了方便,人们在埠头修建了33级石阶,石阶为红砂石,宽三米,又称“级级石”“三十三级台阶”,就是今天蓬江河(当时称“郁水”)的过渡码头水埗头。趁墟的人把船泊在水埗头下,拾级而上,顶端便是江门墟了。
过去水埗头有一闸门,上刻“江门”二字,作为“江门墟”的标志。闸门两旁还有对联:一条大路通南北 两旁小贩卖东西。
陈白沙先生曾有一句诗,“二五八日江门墟”,说的就是每月逢二、五、八日的江门墟的墟日,来自四方的趁墟者带着粮食、生果、蔬菜,扒艇或乘搭墟船,横渡郁水,经33级水埗头而上,前来趁墟。
三桁瓦
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开平人余福在水埗头侧设铺打铁,铺里锻制刀具,包括菜刀、剪刀、剃刀等。余福的铺面比较狭窄,仅三桁瓦大小,余福便干脆为商号取名“三桁瓦”,刀具也以“三桁瓦”标记。
由于江门水陆交通便利,水埗头上的墟顶街人来人往,“三桁瓦”的刀具利器越来越远近闻名。20世纪50年代,“三桁瓦”搬离了水埗头,从1979年起,“三桁瓦”刀具连续5次蝉联全国菜刀质量评比第一,“三桁瓦”铁钢菜刀、不锈钢菜刀、夹柄菜刀、中西式餐果刀等8个系列产品均十分畅销。
20世纪30年代,“三桁瓦”附近陆续冒出“正三桁瓦”“始创三亨瓦”“三桁瓦老铺”“三铿瓦正铺”“三行瓦支店”“始创三坑瓦支店”“三亨瓦正老铺”“正三亨瓦”8家店铺,从业人员达60人之多,便自然而然地有了“打铁街”的街名。
后来的好多路名都因主营商品而得名,墟顶就有“卖鸡地”“打铁街”“缸瓦地(泰宁里)”“灯笼街”“猪仔墟(安龙里)”“旧箩街”“糍街”“京果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