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问题,并指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等部门第一时间开会传达金融委会议精神,并部署落实措施。
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发展紧密相关,与投资者切身利益紧密相关,更关系到金融稳定和社会稳定。金融委会议明确要求保持资本市场稳定,非常必要和及时。
今年以来,A股和港股处于下行通道,市场信心受到影响。此次会议针对当前市场最为关心的宏观经济运行、房地产企业、中概股、平台经济以及香港金融市场稳定等五大热点问题,均及时作出明确回应,释放出稳增长、稳预期的积极信号,不仅带给资本市场一颗强力的政策“定心丸”,也彰显出中国经济韧性强、政策空间足的底色。会议消息一发布,资本市场迅速反应,A股、港股均走出了上涨曲线,有力提振了市场信心。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如果预期转弱,也会相应地带来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因此,市场信心比黄金还要宝贵。稳经济首先要稳信心,稳信心的重点就是稳预期。
稳预期,要实事求是分析客观形势,寻求相应对策。从外部环境看,当前全球疫情持续扩散,国际地缘政治冲突升级,能源及商品价格上涨,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多;从国内看,消费和投资仍处于复苏阶段,企业成本上升的压力仍然较大,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困难,近期多地又出现散发疫情。这些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预期。提振信心,需要短期有针对性的应对之策。比如,会议一一回应市场关注的几大热点问题,提出相应措施,就有立竿见影之效。提振信心,还需要具有中长期效应的政策和制度改革。比如减税降费提升中小企业活力,坚持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市场主体信心足,才能“稳起来、稳得住”。
稳信心,也要从当前的形势中洞悉现实支撑。今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延续恢复态势,主要宏观经济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各方面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上市公司业绩表现稳中向好,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具有坚实基础,市场短期波动不会改变长期健康发展趋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经济数据实现“开门红”,主要生产需求指标增长加快、好于预期。可以说,在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散发等多重考验之下,我国经济恢复超出市场预期,为一季度乃至全年经济稳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市场信心得以复苏,更需要小心呵护,才有助长期稳定市场预期。金融委会议也明确要求有关部门要切实承担起自身职责,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对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要及时回应。凡是对资本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的政策,应事先与金融管理部门协调,保持政策预期的稳定和一致性。接下来,各部门更需要将惠民惠市的利好政策落实到位,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坚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动力与支持。
(广州日报评论员 谭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