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消费信贷,过犹不及

  日前,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警惕过度借贷营销诱导的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远离过度借贷营销陷阱,防范过度信贷风险。《提示》列举了多种过度借贷营销诱导行为,包括诱导消费者办理贷款、信用卡分期等业务,侵害消费者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诱导消费者超前消费;诱导消费者把消费贷款用于非消费领域;过度收集个人信息,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权等。

  当前,信用卡、小额信贷等个人消费信贷服务与各种消费场景深度绑定。客观来看,消费信贷服务对于释放普通民众消费潜能、拉动内需,推动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业务增长均有重要作用。但过犹不及,过度借贷则是危险重重,并不利于健康消费环境的形成;而明知违规却游走在行骗边缘的过度借贷营销,则更有侵权之虞。

  对于消费者来说,如果扛不住过度借贷营销的种种诱惑,频繁、叠加使用消费信贷,不仅容易高估自己的购买能力,陷入频繁买买买的消费陷阱中,还会引发过度负债、征信受损等风险。而对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说,过度授信,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允许把消费贷款用于非消费领域等行为,不仅侵害了消费者权益,也加大了金融机构的风险。近年来,信用卡违约数量激增,大学生网贷事件频发,均与过度借贷营销有关,其危害巨大,亟待整治。

  遏制过度借贷营销陷阱,防范过度信贷风险,要双管齐下。一方面,金融机构对信贷风险引起高度重视,克服逐利冲动和业绩至上观念,规范借贷流程,加强信贷审核与管理,坚决遏制“以贷养贷”“以卡养卡”等行为,引导消费者健康理性消费;另一方面,消费者也要树立理性消费、按需消费的理念,量入为出,不要为了盲目攀比,满足虚荣心而过度借贷、过度超前消费,避免落入消费陷阱中。“七旬老人4年在养生馆花费150万”“月薪8000元却贷款60万买健身房私教课”,这些消费极端案例中,固然有无良商家的骗术,但不得不说,也有消费者不理性消费的个人因素在其中。

  近年来,我国将促进消费作为满足民众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只有刹住过度信贷和过度消费之风,营造安全健康的消费环境,才能可持续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升级。对于相关管理部门来说,对诱导消费者过度借贷的行为,必须严厉打击,严防消费领域的金融风险。消费者也要加强信贷风险防范意识,避免自身利益受损。

  (谭敏)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
   第A3版:要闻
   第A4版:评论
   第A5版:要闻
   第A6版:粤韵周刊
   第A8版:聚焦3·15
   第A9版:聚焦3·15
   第A10版:聚焦3·15
   第A11版:都市新闻
   第A12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A13版:经济
   第A14版:广东·体育
   第A15版:教育周刊·人物
   第A16版:教育周刊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维护消费公平,让“马车”跑得更欢
让科普与科创“两翼齐飞”
“用户协议”你读过吗?
消费信贷,过犹不及
筑牢未成年人防网暴堡垒
卡牌诱惑背后的真问题
给中小学竞赛乱象“退烧”
扫码点餐而已,何必加戏太多
如此“不网购”也是一种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