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不少市民在天河公园和广州塔附近发现了一群新“朋友”。“她们”摆着各式pose,或是抱着乐器尽情投入,或是骑着自行车,张开双臂拥抱清风;“她们”体态丰腴、憨态可掬,总会让你条件反射地会心一笑。
这就是春节期间在广州拉开帷幕的“2022·虎虎生风”许鸿飞雕塑艺术迎春展的展览现场,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城市形象,不仅为广州市民带来了丰盛的艺术盛宴,让艺术真正融入城市公共空间、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也成了不少游客钟爱的“旅行打卡点”。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巧蓉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苏俊杰 实习生 林潇雅
虎年佳作亮相 市民看展欢声笑语
作为许鸿飞雕塑艺术迎春展(配图为展品)系列活动,本次展览分别在天河公园南广场、广州塔财富码头、新时代驿站·会展东展出了全国政协委员、广州雕塑院院长许鸿飞的多件作品。
许鸿飞专门为2022壬寅虎年创作的最新贺岁佳作在本次展览中亮相。作品《虎虎生威》刻画了一只威风凛凛、霸气十足的生肖虎,象征正义勇猛,寓意吉祥平安;《虎虎生风》既延续了许鸿飞代表性的“肥女”系列作品,又彰显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虎年味道,让传统文化在新的载体中焕发出新活力。
天河公园南广场展出许鸿飞9件雕塑作品。
作品《丰年》生动地展现了农民丰收的喜悦景象:稻谷颗粒饱满,长势喜人。收割水稻的“肥女们”怀抱稻穗,幸福和喜悦挂在脸上。
西岛女民兵的故事当年可是家喻户晓。许鸿飞的《西岛女民兵》刻画的正是海南“八姐妹炮班”,她们用青春守卫着西岛这方热土,事迹传遍全国。与他充满浪漫主义的“肥女系列”创作不同,对西岛女民兵的刻画,许鸿飞更多采用现实主义手法。“这是一个记录时代,有纪念意义的作品。”许鸿飞说,这要求创作者要写实,尽可能通过作品还原炮班队员日常训练、护卫海防的场景。
《落雨大》是许鸿飞在从化石门国家森林公园休息期间酝酿的作品。石门国家森林公园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而孩子们在山间溪流中嬉戏,也让许鸿飞回想起了自己无忧无虑的少年时光,因此用粤语儿歌《落雨大》来命名。
此外,《国泰民安》《新时代建设者》《天使之吻》《吻》《岭南之春》《三弹琵琶》等作品分别在财富码头、新时代驿站·会展东展出。
作品《国泰民安》着力展现岭南醒狮文化。《岭南之春》反映了广州市民美好生活,只见一位胖胖的女性奋力地蹬着自行车,但身体却相当舒展,身躯微微后倾,双臂张开,把头高高扬起,看起来十分享受春的气息,飘逸的头发和裙摆为整件作品带来积极向上的力量。
记者看到,展览现场吸引了大批市民和游客拍照留念。不少带着孩子出行的家长们,对着雕塑模仿起“肥女”的动作和孩子们互动,现场欢声笑语不断。“希望用欢乐、幽默的雕塑语言,鼓舞广州市民在新的一年虎虎生威,勇于直面困难、克服困难。”许鸿飞说道。
“肥女”走向世界 助力推广岭南文化
同时,“你好虎年”许鸿飞雕塑世界巡展第43站也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同期举行,展出生肖元素主题作品,包括许鸿飞今年的贺岁新作《虎虎生风》。
“这是我连续第4年春节期间在西班牙举展。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传统的‘中国年’在新的公共艺术载体中焕发新活力,让欢乐喜庆的中国文化元素在海外开枝散叶、落地生根。”许鸿飞说道。
据悉,这些年来,许鸿飞“肥女”系列作品在中国、法国、澳大利亚、意大利、英国、美国、德国、俄罗斯、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5座城市举办了43场世界巡展,与标志性广场和重要美术馆相遇,跨越不同文化,受到人们的喜爱。
作品在“走出去”时,也成为岭南文化对外推广的绝佳名片。许鸿飞是土生土长的广东人,他的很多作品都带有浓厚的岭南气息。“岭南文化本身就是一种生活化、有包容性的文化,它与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若以艺术的形式来呈现我们的饮食习惯、四季变化,将呈现出独特的美感和生活情调。”许鸿飞说道。
大咖论道
公共雕塑拉近市民与艺术的距离
如果将城市比作一部书,城市公共艺术就如同精美的插图,为书籍增添气质与精神。优秀的城市公共艺术作品会成为一座城市、一个时代文化的标志。
在许鸿飞看来,接地气的艺术家才是人民的艺术家。艺术为人民服务,就要走进人民群众当中,让作品被人民群众触摸、欣赏、感受。对公共艺术来说更是如此。因为公共艺术是给人们带去幸福与欢乐的,它要成为人们的一种精神生活方式,就必须让更多民众去接触它、拥抱它。“文艺要记录时代,要与时代同频共振。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用雕塑记录这个美好伟大的时代,是我们的使命担当。”
“上个月,我创作的以‘母爱’为主题的雕塑作品《童趣》在海珠区展出,《童趣》刻画的是孩童和肥女妈妈互动游戏的场景,肥女妈妈双手撑地,蹲在地上,背上的孩童欢乐地跳过妈妈弯曲的后背。展览结束后,一位每日必来打卡的小朋友发现雕塑被搬走,伤心得哇哇大哭,直呼‘肥女妈妈’不见了,看到视频后我很感动,小朋友对‘肥女’的情感如此之深,让我感受到,‘肥女’变成了城市的一员,展览和城市融为一体。”
许鸿飞说:“在广州,我们首先知道的是粤剧、广东音乐,还有我们的杂技,岭南画派,它们都是厚重绵长的城市文化的一部分,但是城市文化多元化发展也需要多一些像雕塑这样具有互动性、参与性的艺术作品,让市民们在日常生活中触手可及。”
他表示,“一座雕塑凝固一个城市的记忆。尤其在开放包容的广州,公共空间都需要有主题、有特色、生活化、艺术化的雕塑作品,去讲述广州故事,展现广州的人文气质。我想,这就是艺术的力量,民众能从中享受艺术熏陶,同时感受到幸福和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