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让托育更好“发育”

  热评

  0到3岁的“小奶娃”谁来管?学龄前孩子的托育问题成为许多家庭的困扰。特别是对一些双职工且家中老人无力帮带孩子的家庭来说,更是难上加难。而托育、养育看似生育的“附加题”,其实也是决定生育的“优先项”。要消除一些人“不敢生、不愿生”的顾虑,就要在幼有所托、幼有所育上下更大功夫,大力营造育儿友好环境。

  据专家测算,目前我国约有35%的婴幼儿家庭存在入托需求,但入托率仅为5.5%左右,托位供给还存在较大缺口。一边是千万家庭的强烈托育需求,一边是入托率低、托位供给存在缺口,二者间的供需差亟待补足。

  对此,各地积极探索破局之道。比如,北京近日出台方案,其中提出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招收2至3岁幼儿,提供托育服务。方案还要求,加强社区托育服务设施建设,打造“一刻钟”托育服务圈;支持和规范家庭托育点的建设和发展;支持有条件的用人单位、大型园区为员工提供托育服务……多元化主体、多样化服务,鼓励社会提供多样化的普惠托育服务,无疑有助于让托育更好“发育”,为生育保驾护航。再如,在杭州,一些企业探索用产业园区嵌入式幼儿园解决员工子女托育问题,让“带娃上班”成为可能。种种尝试,既是发展普惠托育的有力探索,有利于解决民生难题,也有助于为生育扫除障碍。推动0-3岁托育机构建设、托育服务升级,从长远看还有利于儿童的成长发展以及人口结构的优化、人口素质的提升。

  破解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难题,完善婴幼儿照护服务,应现实所需,顺民生所盼。把“托育难”从家庭的焦虑清单上划掉,才能让生育提上更多家庭的日程。为此,应通过不断完善支持政策,充分发掘托育市场潜力,增加优质托育供给,配置完善托育服务设施,加强托育师资建设等,为家庭托育减负,为民生幸福加码。期待社会各方合力,让托育更好“发育”,助力社会涌现更多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       (张冬梅)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奋力开创文化强省建设新局面
   第A3版:奋力开创文化强省建设新局面
   第A4版:评论
   第A5版:学习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
   第A6版:要闻
   第A7版:要闻
   第A8版:最美广州奋斗者15
   第A9版:经济
   第A10版:冬奥中国年
   第A11版:冬奥中国年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都市新闻
   第A14版:大湾区观察
   第A15版:大湾区观察
   第A16版:健康周刊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第ZSA13版:中山新闻
创新驱动,数字赋能“智造”价值链
“粉衣小哥”刻画“好客中国”
“让孩子睡饱”不能听听算了
老将出征,只为热爱
倡导返乡就业不能只打“亲情牌”
让托育更好“发育”
治理僵尸车,迎着痛点去
告别劈柴做饭,农村老人才有“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