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1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微评

  “护脸”需用“金箍棒”

  当前,“人脸信息”这一重要个人生物信息被不少人视为“唐僧肉”,涉“脸”个人信息侵权问题频发。“护脸”难题难在哪?怎么破?

  微评:“护脸”难在哪?在于防不胜防。如今的人脸识别技术,可能已经成熟到“你不知道自己会在什么场合、什么时候,被拍下了什么表情”的程度。当然,我们要防的不是技术,而是使用技术的人。一是设门槛,技术应该给守规则的人使用;二是重惩戒,对于被挡在门槛之外仍贼心不死的人,要用法律这一“金箍棒”,将惦记“唐僧肉”的“脸贩子”打到“肉痛”、罚到“心痛”。

  “代码”为何变成“代价”

  程序员马某因不满公司的辞退赔偿金,萌生了报复公司的念头。因其掌握公司系统的源代码,便利用技术专长,偷偷将公司的钱转到自己账户,其间秘密转账了553笔,共计21万余元。事后经法院判决,马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二个月,并处罚金。

  微评:程序员利用技术来报复老东家,其做法已越过法律底线。在劳资纠纷中,劳动者往往容易处于弱势地位,被雇佣方“牵着鼻子走”而感到委屈与不公,也是人之常情。但是,谈不拢可以继续谈,觉得不合理还可以寻求法律援助。若只为泄一时之愤,而使用违法犯罪的手段来报复,岂不是有理也变无理了。这串代码不应成为违法的“代价”。

  专家投资“翻车”,你悟了吗?

  今年年初,知名经济学家姜超宣布转型做“投资”,但其管理首只产品在八个月时间浮亏19.24%,一时引发全网讨论。

  微评:无数专家投资“翻车”的案例都反映着一个朴素的道理,即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投资市场里,既没有纸上将军,也没有常胜将军,谁能忍受短期波动,谁就有机会赢得长期收益。而这往往也是说来轻巧,做好难。作为普通投资者的我们,不妨将心态放平些、目光放远些,做好风险评估与长期投资的准备,让时间来检验收益。       

  (陈文杰)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A3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A4版: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特别报道
   第A5版: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特别报道
   第A6版: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特别报道
   第A7版: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特别报道
   第A8版:廉洁广州
   第A9版:专题
   第A10版:要闻
   第A11版:要闻
   第A12版:要闻
   第A13版:要闻
   第A14版:要闻
   第A15版:评论
   第A16版:专题
   第A17版:要闻
   第A18版:专题
   第A19版:要闻
   第A20版:广州文明导报
   第A21版:经济
   第A22版:体育
   第A23版:广东
   第A24版:旅游·汽车
   第FSA21版:佛山新闻
   第FSA22版:新区势
   第ZSA21版:中山新闻
减税降费,让市场主体“如鱼得水”
让就医“一码通”跑出加速度
警惕电诈“儿童盘”
用好“操作指南”助力网络消费升级
公共充电桩不能靠“抢”
微评
开放合作始终是国际主流
“稳”字当头,圆百姓安居梦
网购“造币术”的荒诞之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