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观察
你能离开表情包吗?近日,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面向全国4351名大学生展开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7.41%受访大学生经常使用表情包,10.25%有时使用,1.79%很少使用,仅有0.55%受访者完全不使用表情包。近六成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不能脱离表情包,“没有表情包的聊天失去了灵魂”。
提起表情包,相信每个人都会联想到自己常用的或印象深刻的画面。或严肃、或活泼,或夸张、或端庄,或可爱、或搞怪,当我们在键盘上敲下一个个表情符号,人们的“喜怒哀乐”就通过这些无声的表情包表达出来。调节沟通节奏,活跃聊天氛围……各种各样的表情包满足人在不同情境下的聊天需求,让沟通变得生动有趣。人们在交流中借图达意,有时甚至能起到图胜千言的效果,营造出“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沟通情境,传递出“一切尽在不言中”的微妙情感。
有学者指出,“表情包是互联网时代社交领域的副语言”。事实上,表情包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82年9月19日,卡耐基·梅隆大学的法尔曼教授创造了微笑符号“:-)”。从最初单一的字符组合,到今天五花八门的表情包,表情包被使用者赋予了很多新功能,逐渐成为在线社交的“必需品”,占领了越来越多的聊天界面。足见,表情包深刻改变了由文字字符长时间“统领”的在线交流场域。
但随着在网络沟通交流中的“存在感”越来越强,表情包使用也引发了一些担忧。从受访大学生“没有表情包的聊天失去了灵魂”的言论中不难看出,如今一些年轻人在网络社交中对表情包的依赖程度之深。没了表情包就没法聊天?过度使用表情包会不会造成想象力和语言能力匮乏?过多的表情符号交流,“网络失语症患者”会不会越来越多,会不会威胁到语言文字发展?种种担忧,并非毫无道理。
“不能脱离表情包”是否真的“不能”,还要打个问号。但少了表情符号这一“调味剂”,网络社交就没那么好玩了,倒是事实。作为互联网传播中的语义补充,表情符号的存在价值不容否认;但也要看到日常交往、文化进步,仅仅依靠表情交流远远不够。表情包的使用无法离开语境,也离不开沟通双方对其含义的共同认知,否则就可能造成“鸡同鸭讲”的沟通闹剧。就拿表情符号“微笑脸”来说,由于在老年人与年轻人看来表义不同,在沟通中闹出了不少笑话。而当网速越来越快,网络信息越来越多,人们的交流用语却更为趋同——无论是使用表情包,还是使用网络流行语,当对他人表达赞美时,如果只能通过一张竖起大拇指的表情图,或是只能想起“绝绝子”三个字,这多少有点可悲。人类情感之复杂、语义之丰富,又岂是简单的表情包就能完全传递清楚的?特别是在表达观点和哲思时,语言文字深刻、细腻的力量无可取代。
表情包虽好,却不能“贪杯”。语言文字才是文化发展的根与本,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能忘“本”。我们乐见表情包等辅助性表达工具当好人类沟通交流的“调味剂”,为网络社交增色,但绝不能喧宾夺主,影响文字这道文化“主菜”的成色。让表情符号、文字符号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各行其道,恐怕才是最有利于我们的选择。 (张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