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了“小学校长涉诈骗超5000万元,玩网游烧掉3000万元”这一新闻,引发众多关注。
新闻的主人公童某,曾是一位优秀教师。长期担任小学校长的她,原本可以成为一名桃李满天下、受人尊敬的师者,然而,却因为痴迷于网络游戏而铤而走险、四处敛财,以高额回报为诱饵,涉嫌诈骗学生家长、亲朋好友等人5000余万元,并最终为此抛夫弃子走至人生尽头,于今年6月初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童某的遭遇,令人唏嘘,更令人惋惜。而童某一案中的诸多细节,亦值得我们深思。
童某之所以能行骗如此顺利,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其身份。据媒体报道,童某所属的教育集团,是某地知名民办教育机构。该公司透露,其在2017年9月至2020年11月任职期间,编造在公司有大额股权、投资项目等,向学校核心同事借款。经查实且督促童某退还所有同事借款后,2020年12月,该公司撤销童某小学校长职务并解除劳动合同。然而,很多家长对此并不知情。据一位受害家长表示,在今年三四月间,童某还以种种名目在其处骗取上百万元。正因为此,有受害者认为,该公司明知童某欺诈老师违法犯法,却未向公安机关等进行报告、检举,童某在被撤职后仍能继续进行诈骗犯罪活动,该公司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尽管该公司所为是否间接纵容了童某还有待公安机关的进一步调查,但该公司在信息公开方面却并非无可指摘。《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早已明确,要健全师德违规通报制度,建立并共享有关违法信息库。教师的违规违法行为可不仅仅是学校的“家丑”,还关系着学生的成长、安全以及家长的利益,对于相关信息,学校有责任及时进行公开。
童某走上不归路,我们每个人都应引以为戒。媒体调查发现,自2014年以来,童某7年间陆续向某游戏平台充值逾3000万元,几乎都是用于玩一款角色扮演类网游。如此巨大的投入,尽管让她在虚拟世界风光无限,却也让其在现实世界中走至绝境。每个人都有兴趣爱好,然而,玩物不可丧志,更不可突破道德底线、法律红线。非师者如此,身为师者,更应自尊自重,当好学生的表率,不负社会的期待。 (胡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