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司法部办公厅、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规范涉及保险理赔司法鉴定工作的通知》,提出坚决杜绝涉保司法鉴定中“司法黄牛”“暗箱操作”,坚决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提升保险业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提高司法鉴定质量和公信力,切实维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
一些交通事故发生后,伤者还在医院治疗,就有“司法黄牛”找上门,主动把理赔一事揽上身。这看似“贴心”的服务背后,隐藏着一条不正当利益链。明明只是很小的交通事故,可以伪造鉴定结果,夸大伤残等级;明明简单的理赔流程,却被故意夸大难度,让不熟悉相关流程的伤者不得不接受“代办”服务。“司法黄牛”着实可恶!他们游走在交通事故处理、医疗救治、伤残等级鉴定、保险理赔、司法诉讼等各个环节,打着“法律咨询”“代办鉴定”等旗号,牟取不正当利益,不仅损害了当事人和保险公司的合法利益,也影响了司法公信力。打击“司法黄牛”,势在必行。
打蛇打七寸。和黄牛票一样,没有内部人提供票源,黄牛自然无票可卖无利可图。“司法黄牛”之所以能够存活,也并非他们神通广大,而是内部有人配合。多年来,“司法黄牛”已经形成了灰色产业链。黄牛一方面“搞定”鉴定人,使鉴定人“谁出钱就帮谁说话”;另一方面“搞定”法官,使“糊涂官判糊涂案”,在“司法黄牛”的牵针引线下,各利益相关方相互配合,牟取利益,因此,仅仅打击“司法黄牛”是不够的。
除了加大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力度之外,还要从源头上防范,加强公众对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纠纷处理的认知,让每一个当事人都主动知晓并主动遵从正规的理赔流程,对“司法黄牛”说不。同时,司法行政机构与银行保险监管部门要强化监管,加强合作沟通,构建信息共享等长效机制,多管齐下斩断利益链,让“司法黄牛”无缝可钻,无机可乘。 (谭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