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作家鲁冰新作《中国节日童话》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该书用童话的意境与优美的语言,通过主人公小水滴及家人的生活经历,串起了12个重大的传统节日,穿插了24个趣味故事,吟唱了40余首诗歌童谣,附加60余个节日知识贴士。用童话形式来讲述传统节日文化,充满了浪漫的想象。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孙珺
节日文化是中国人的根与魂
谈到这本书的创作初衷,鲁冰老师回忆了自己物质贫瘠但精神丰富的少年时光,《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庄子》《诗经》等成了少年心中的光,照亮了他的人生,也为他后来成为儿童文学作家打下了基础。2018年,他偶然发现自己创作的童话《蜘蛛开店》被选入了小学语文教科书,这给了他很大的鼓励,同时,在教材中,鲁老师发现有很多民俗节日童谣,于是萌发了用童话来写中国传统节日的念头。
鲁冰认为,节日文化是中国人的根与魂。过节其实就是为孩子打下我们民族精神的烙印。踏上节日之轨,就是踏上了人格之轨、幸福之轨、感恩之轨、奉献之轨……每一个节日,都能带给人不同的情感体验。除了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大传统节日之外,《中国节日童话》中还讲到了春龙节、花朝节、姑姑节等大众不太熟悉的节日。
对话鲁冰
创作童话,需要一种复杂之后的简单
问:书中12个传统节日都是围绕一个名叫“小水滴”的小朋友一家展开的,“小水滴”和他家庭的故事有什么特殊含义吗?
鲁冰:透露一个秘密:“小水滴”就是我的乳名。在这个人物身上寄托了我对所有美好的想象。写作《中国节日童话》这本书时,我首先想展现一个孩子的成长,展现中国传统节日对一个孩子的“化育”作用……因此,除了写每个节日外,我还写了小水滴一家的悲欢离合……一个个情感体验的节点正是七夕、中秋、除夕等节日。
比如七夕节一章中,爸爸妈妈像牛郎织女一样经历分离和团聚,养蜂人的心与小水滴一家人的心联结起了心的“鹊桥”,最后七夕节来到,那一章归于圆满;中秋节本是团圆的节日,可是小水滴在分离中度过——与黑儿宝儿分离,爸爸也在远方,他只有在童话《月中落桂子》的想象中团圆,正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一切分离的铺垫,正是为了除夕一章的团圆!
问:您觉得创作好的童话作品要具备哪些素质?
鲁冰:写作童话,需要一颗低到尘埃又高到云端里的悲悯欢喜之心,需要一种大悲之后的平静,需要一种复杂之后的简单。
记得在一次讲课中,一个孩子问我:“鲁冰叔叔,你年龄多大了?”我笑了:“这是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最复杂的问题。我呀,与你的年龄一样大——只有十岁,但是同时,我又一百岁了。为什么呢?因为只有拥有一颗十岁孩子一样的心,同时又拥有一颗百岁老人的心的人,才能写出真正的童话。真正的童话,是浅的,但同时又是深的;是轻的,但同时又是重的;是简单的,但同时又是复杂的。”正如爱因斯坦,他思考这个复杂的世界,思考相对论,最后将其归结为一个简洁的公式。我觉得童话也应是这样:将复杂的世界升华凝结成为一颗单纯透明的露珠——这样的露珠通过折光,可以让人看到七彩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