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打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的脉络,不同体系间的执业资格认证互认无疑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昨日,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以下简称“港大深圳医院”)院长卢宠茂等37位港籍知名医生获得了由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颁发的正高级职称证书。这是深圳市首次为在深圳工作的港籍医生直接认定颁发正高级职称证书。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纳
产生深圳首批拥有正高职称的港籍医生
职称是专业技术人才学术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的重要标志,但如何获得职称是港澳医疗专业人才到内地执业后所面临的一个较为现实的问题。深圳如何与港澳通行的人才评价机制、标准相衔接,减少重复评价,职称如何进行直接认定,尚无可复制的经验。如何用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打破深港两地的“双城壁垒”,成为深圳需要考虑的问题。
针对这一现状,在国家人社部和广东省人社厅的大力支持下,深圳市人社局联合市卫健委在充分调研港大深圳医院香港医生的学历、资历、业绩等情况的基础上,制定了认定标准条件,出台了《关于开展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医疗专业技术人员正高级职称认定试点工作的通知》。卫健委专门组成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对经审查符合认定条件的港籍医生,直接认定为正高级职称。这批医生都是具有丰富临床实践经验,已注册香港特别行政区专科医师,从事临床诊疗工作满5年,且在港大深圳医院工作满3年的顾问医生。
港籍医生可在内地进行高难度手术
“香港的医生评价制度借鉴了国际通行的医师管理制度,具有规培严格、评聘清晰、注重实践等特点,对于深圳职称制度改革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深圳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先行先试,我们一是探索顶层打通,打破职称的逐级晋升规则,直接满足境外高端医学人才的高级职称需求;二是采取直接认定,为境外医生定制‘绿色通道’,科学设置条件式、标准式评价方式,避免重复评价;三是坚持评用合一,以用为本,本次认定的37名正高级职称医生均已聘任在港大深圳医院顾问医生岗位上,临床实践能力突出”。
手捧正高级职称证书的港大深圳医院院长卢宠茂很兴奋:“香港与深圳毗邻,两地在医疗卫生专业人才领域却是不同的评价体系。在内地,医生按照职称分为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和主治医师等。患者就诊时会看看出诊医生的职称,心中大致可以判断出诊医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等。同时,在内地的高难度手术资质,科研、教学项目资质等,也与职称紧密相连,过往有些高难度手术,港籍医生由于缺乏相应高级职称无资格进行。现在这个壁垒打通了,我们由衷感谢国家、省、市政府的关心,希望未来能更好服务大湾区的患者”。他表示,在深工作的港籍医生获得高级职称证书,对深港两地未来的科研、教学、医疗等领域交流,也将起到巨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扎根深圳
记者从颁授仪式上了解到,此举是深圳市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放宽境外医师到内地执业的限制,创造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引进环境,加快建设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的重要探索。此举进一步拓宽了深港人才交流合作,加大了对国际高端人才的开放力度。
“当前,深圳正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主平台,以综合改革试点为牵引,增强核心引擎功能,促进粤港澳三地规则衔接,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人员往来便利化。我们相信,为港大深圳医院港籍医生认定正高级职称,将成为推动港大深圳医院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一步’;成为深圳打造境外专业技术人员执业便利的‘重点一环’;成为深圳落实综合改革试点,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扎根深圳的‘关键一招’”,深圳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作为深圳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首批40项授权清单事项之一,明确“赋予深圳在有关部门指导下制定境外专业人才执业管理规定权限,明确职业条件、业务范围等,允许具有境外国际通行职业资格的金融、税务、建筑、规划等专业人才按相关规定在深提供专业服务”。除本次卫生专业资格破冰试点外,实施高度便利化的境外专业人才执业制度已取得一系列积极成效,包括出台《深圳市推进高度便利化的境外专业人才执业制度实施方案》,税务、建筑、规划领域免试跨境执业正式落地,已有62位港澳涉税专业人士办理执业登记,2家合资税务师事务所办理行政登记,109名香港工程建设咨询专业人士、4名香港规划师办理执业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