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挖掘机指数”解码经济复苏

  120吨的超大液压挖掘机、无人化施工的摊铺机和压路机、臂长101米的巨型混凝土泵车……这些“大块头”亮相2021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今年中国经济复苏进程如何?《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走进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深度观察“挖掘机指数”的台前幕后,现场感知“中国制造”温度和经济发展走势。

  春江水暖“机”先知。挖矿、修路、建厂、盖房,离不开工程机械设备的一挖一掘。借助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一台台机械,每挥动一铲、行动一步,都形成数据痕迹。海量设备投放市场后收回的大数据,正在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内驱力”。由此生成的“挖掘机指数”,被认为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亦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参考。

  “挖掘机指数”汇聚大能量。设备开机率、作业时长等数据反映项目投资、工程建设情况。当混凝土、挖掘、吊装、路面、港口、桩工等工程机械的大数据铺展开来,一张实时反映经济活力的指数地图跃然眼前。譬如,我们可以从摊铺机和压路机开工率看路桥建设,从混凝土设备的使用率看房地产建设,从应用于地铁、城铁等轨道交通的桩工机械使用情况看轨道交通建设。从架桥修路的“大挖”,到建筑绿化的“中挖”,再到农田改造、5G基站建设的“小挖”,挖掘机在复工复产各场景中找到大显身手的广阔舞台。

  从小切口看大变化。一看经济复苏的“底色”,二看高质量发展的“成色”。数据会说话——今年1月至4月,“挖掘机指数”累计正增长,表明经济总体持续向好;2021年1月,港口机械作业时长同比增长率首次转负为正,且高达11.6%,说明外贸势头良好。小小挖掘机的背后,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推进,更跃动着经济复苏的强劲脉搏。与此同时,“可感知、能联网”正成为国内装备制造业标配;新基建加快步伐,为数字转型、智能升级创造发展空间;工程机械行业涌现越来越多“数字化”服务商,企业生产装备“数字化”……这无不表明,高质量发展的“含金量”越来越足。

  大数据蕴含大机遇。一业兴带动百业兴,基建为各行各业提供稳定支持。“挖掘机指数”不只是为宏观经济提供参考,更驱动企业研发、生产、营销、售后全链条提升。面对国内外巨大的市场需求和众多的应用场景,随着海量数据的价值得到充分挖掘,数据共享、“数字化”“云平台”建设不断推进,将让整个产业链的敏捷度和协同效率更高,为我国经济增长注入活力和动能。      (张冬梅)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
   第A3版:要闻
   第A4版:评论
   第A5版:要闻
   第A6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A7版:要闻
   第A8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A9版:要闻
   第A10版:经济
   第A11版:湾区
   第A12版:体育
   第A13版:身边纸
   第A14版:旅游
   第A15版:旅游·揾食
   第A16版:文创·每日闲情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国士风范 高山仰止
让更多窗口成为“一号窗口”
美丽广州
尊重规则,才能守住安全底线
长效治理大宗商品价格波动
“挖掘机指数”解码经济复苏
一起跑出广州疫苗接种的“加速度”
要警惕AI续写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