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确定了进一步支持灵活就业的措施,其中包括研究制定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兜底措施,开展平台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抓紧清理和取消不符合上位法或不合理的收费罚款规定,等等。
就业,牵动人心。灵活就业,被寄予厚望。早在去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要求,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一年多来,各地各部门拿出“真金白银”,出台务实举措,争相为灵活就业增加“引擎”。得益于暖心政策,受惠于多方支持,灵活就业环境更好、容量更大、机会更多,为服务稳就业大局发挥了巨大作用,让大量劳动者尝到了甜头。
目前,全国灵活就业人员规模已达2亿人。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七分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应该看到,灵活就业生机勃勃,但也面临成长的烦恼。缺乏保障,是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为灵活就业人员解除“保障之忧”,此乃民心所向,是进一步织密社会保障网的必然要求。再换个角度看——眼下,就业形势依然复杂,国内外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高校毕业生规模再创新高,稳就业压力较大。正因此,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就业优先政策要继续强化、聚力增效,并将“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作为重要任务。越是形势复杂、越是压力巨大,就越应该把握好灵活就业这一抓手,为其创造更好环境,让它创造更多可能。
一方面,多加几道“保险”。这几天,很多人在讨论一个话题:吃完“青春饭”,外卖小哥们该何去何从?近年来,有关快递员、外卖骑手受伤后没有保险的新闻也时见报端。灵活就业的突出优势,就是灵活性、流动性、弹性化。不过,也正因为灵活、弹性,大量从业者游离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灵活就业者不需要保险吗?太需要了。正是因为灵活、流动,才更需要保险、更需要安全感。当前,广东等地率先打破限制,全面取消了灵活就业人员的户籍参保门槛;还有地方、行业将新业态从业人员纳入工伤保险。可仅有这些,还不够。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部署,就是要扩大覆盖面,以有形之手为灵活就业人员兜底,进一步压实平台责任,探索多方合作新机制,为其权益撑腰助力。
另一方面,提供更精准帮扶。灵活就业者不能背靠大树,收入稳定性差,抗风险能力弱。正因此,任何细微因素都可能影响其安身立足。去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涉及诸多细节。比如在政府指定的场所和时间内销售农副产品、日常生活用品,无须办理营业执照;要求取消涉及灵活就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对经批准占道经营的免征城市道路占用费;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将闲置空间改造为免费经营场地……此次再度要求,抓紧清理和取消不符合上位法或不合理的收费罚款规定,其精神一以贯之。各地还是要继续因地制宜、因城施策,清理取消一切不合理限制,强化政策服务供给,多开“口子”,细心扫清障碍。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放眼“十四五”,经济加快转型升级是大势所趋,劳动力向城市集聚的态势还将持续——灵活就业的“蓄水池”将更大,从业者将更多。以长远眼光视之,加快探索建立灵活就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机制,绝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事关长远、影响大局。期待各地深化对其重要性的认识,坚决落实好相关要求,为灵活就业保驾护航,为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助力。
(广州日报评论员 夏振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