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蓝领评职称,打破人才成长“天花板”

  通过高技能人才职称贯通评审,有27年工龄的高级技师评上高级工程师,90后汽车装配工获评助理工程师……近日记者从广州市人社局获悉,广州开展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相互贯通评价工作以来,至今年2月,已有430人申报工程技术职称,目前已有293人成功获评。

  长期以来,企业对“蓝领”和“白领”执行两套不同的评价体系,前者按照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后者使用专业技术职称体系,二者互不相通。而通过评价体系的贯通,打破专业技术职称评审与职业技能评价的界限,既是补上人才职业发展的短板,也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

  先来看补短板。目前,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撑,做强实体经济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我国有技术劳动者已超过2亿人,但高技能人才只有5000多万人,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的任务非常迫切。评价贯通虽是双向的,但不得不说,蓝领评职称的关注度更大,其重要性紧迫性也更突出。只有打破人才职业发展中出现的“天花板”,提高技能人才的待遇和地位,才能加快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

  再看时代潮流。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大量操作性岗位已经开始被智能机器所替代,新一代的技术技能人才,既需要掌握生产过程的技能要求,也需要理解工程人员的设计和技术要求,这在客观上要求技术技能人才融合发展。同时,新技术广泛应用,催生了大量技术技能融合的新职业,比如直播营销员、网络配送员等,人才评价也必须针对新形势拿出新对策。

  只有创新人才评价体系,实现人尽其才,才能厚植创新发展的土壤。上海评出的首位快递工程师,在工作中研发了“四合一RFID隧道机”设备、“人脸识别无人取件闸机系统”等项目。这些新技术、新设备对快递行业降本增效有重要意义。广汽集团的黄逸斌和他的团队发明的油雾过滤器成功申请了专利,他本人刚刚评上了机械助理工程师。可见,人才评价方式的改变,更是创新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从目前广州蓝领评职称的数量来看,虽然比例还不高,但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广州职业教育发达,拥有庞大的产业技术工人队伍,他们在世界技能大赛上屡创佳绩。从政策上提供足够支撑,让他们树立起只要有一技之长,只要肯奋斗钻研,人生就能出新出彩的价值取向,必将激发人才创新的“一池春水”。创新人才评价方式,还要完善人才使用机制。既鼓励取得职称的高技能人才坚守生产服务一线,也要引导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生产服务一线,不断增强技能人才的职业荣誉感与获得感。

  人才是第一资源。目前各个城市都出台各种人才政策,敞开胸怀广纳英才。打破人才成长的“天花板”,厚植创新沃土,让各行业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广州高质量发展后劲无穷。       

  (谭敏)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跟着总书记学党史
   第A3版:要闻
   第A4版:评论
   第A5版:要闻
   第A6版:要闻
   第A7版:要闻
   第A8版:要闻
   第A9版:要闻·体育
   第A10版:经济
   第A11版:湾区
   第A12版:廉洁广州
   第A13版:身边纸
   第A14版:旅游
   第A15版:旅游·揾食
   第A16版:文创·每日闲情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让文化遗产在活化中被珍爱
蓝领评职称,打破人才成长“天花板”
美丽广州
把“炒房中介”好好查一查
让“刀把子”里的蛀虫无处可逃
别在长城刻下“骂名”
珍惜粮食,从教娃娃晒谷抓起
整治指尖形式主义,减群只是开始
正视老人的代步车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