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不传苦

  苦多乐少,本是人生常态。但何以待苦,却不尽相同。

  清代学者屈大均就曾视苦瓜为果蔬界的君子,理由是“杂他物煮之,他物弗苦”。苦瓜是苦的,煮了也是苦的,但同苦瓜一起入锅的,却能不沾染苦味。这说明啥呢?自己苦,却不传苦,“自苦不以苦人”,这就是君子之德。

  在对待苦这件事上,有些人不如苦瓜。这些人若受了苦,便要传苦。满腹苦水,总得找个地方倾泻。能传苦的,要么是手下的作品,或者书画,或者文字,也可能是音乐。于是,作品中充满了负面的情绪,别说自己沉浸苦中,就是旁人也能从中领略到浓浓的苦味。

  当然,被传染了苦味的,也可能是身边的人。向旁人传苦的方式,可能是祥林嫂一样的絮絮叨叨,三句不离苦;又或者,嘴上不说苦,但举止之间满是愤恨和暴戾,让身边的人感觉就像在一个苦罐子里。

  这样的人,活得不如苦瓜。但也有一些人,能成功化解苦,或者苦中找乐,在苦中给自己和别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自己苦,他人不苦,这是一种大智慧。吃了苦头,下意识的反应都一样,想着诉苦传苦。不同的是,有的人想了,也就做了,付诸实施;另一些人,却能通过其他的方式,可能是运动,或者旅行,又或者投入感兴趣的事儿,从而淡化生活的苦味,化苦于无形。

  苦己不苦人,日子的格局自然就不一样了。觉得苦,又不愿将苦味传染给身边的人,原因大多是因为热爱。爱自己,不希望自己的人生常常被苦味缠绕;爱他人,也不愿他人陷入愁苦之中。于是,选择了化解与抽离。最终,皆大欢喜。

  身边有这样的人,自然是令人愉悦的事儿。人生实苦,但总有着这么一些人,令人从苦境之中,品尝到爱与希望的甜。日子再苦,也能让人充满力量,愉悦前行。

  自苦而不苦人,这是一种大气度。

  (郭华悦)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全国两会·大会堂
   第A3版:全国两会·广东团
   第A4版:评论
   第A5版:全国两会·云桌会
   第A6版:全国两会·云桌会
   第A7版:全国两会·港澳台
   第A8版:跟着总书记学党史
   第A9版:要闻
   第A10版:要闻
   第A11版:湾区· 每日闲情
   第A12版:你我3·15维权进行时
   第A13版:身边纸·区街
   第A14版:生活周刊·揾食
   第A15版:汽车
   第A16版:地产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港澳人士珠海买房可网上交税
高州开放式科普送健康下乡惠民
韶关翁源超千万元重奖企业
湛江湾再现“粉海豚”
汕头海关去年打击走私立案415宗
晕方向
不传苦
五月枇杷一树金
等待
隔着年龄
春菜第一美食!养肝护脾,教你韭菜的家常做法。
花树有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