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年轻人“养老焦虑”成为热议话题。据媒体报道,在对1000名18~35岁青年的调查中,九成认为有必要从现在开始考虑自己的养老问题,甚至年轻人热切关注组团买房试验“同居式”养老、抱团养老等形式。他们表现出的“养老焦虑”,结果虽然意外,却反映着当下年轻人的“三观”。
一是社交观。现在的年轻人更乐于分享,表达也更加自信。从“啤酒杯里泡枸杞”,到“90后是买基金主力”,再到“考虑同居式养老”……你以为人家是健康焦虑、财富焦虑、养老焦虑,却不见这焦虑话题背后的社群认同感才更值得关注。90后、00后生在互联网时代,崇尚在网络中表达自我、传播个性声音,他们愿意把生活困惑展示给有共同点的“好友”看,也善于从共享中找到求解的办法。说到底,这个话题构建了一个社交场景,而并非所有年轻人真的有多焦虑了。
二是独立观。白岩松曾在谈到养老话题时说,“我们是孝顺父母的最后一代,也是被儿女抛弃的一代。”这些年轻人提前考虑自己的养老问题,而且还拿出具体的解决方案,真可谓“人间清醒”。他们不靠依附亲情来给自己找一个赡养者,而是“我的生活我做主”,自己养自己。无论几十年后有多少人真的过上了这样的养老生活,都应该致敬激发社会养老意识觉醒的这群年轻人。
三是消费观。现在的年轻人眼里“万物皆可消费”,“同居式”养老的落脚点不也是“买房”嘛。这与新消费时代年轻人不依靠传统储蓄的方式积累财富有关,也让他们对于规划养老资金的态度更加开放和超前。这股发挥主动性提早规划、创新渠道的劲儿,值得社会养老机构等借鉴学习。而开拓新模式,有一点点焦虑才更有动力。
于是我们说,年轻人的“养老焦虑”并非为赋新词强说愁,而可以理解为在鼓励自由表达、开放包容的环境中,自信地彰显独立的养老观,同时为社会养老规划提供借鉴。这样的“养老焦虑”,年轻人可以有。不过正如报道中所说,目前年轻人对养老金预期的下降、家庭结构变迁引起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以及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强度不断加大降低了人们对职业和收入稳定性预期,这也是未来养老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不管是社会还是具体到个人,都应该警惕养老焦虑在消费中寻求“庇护”的心态,做好长期规划,主动增强抗风险能力。无论年轻人是否“焦虑”,这都是一道必答题。
(刘冉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