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从来都不是一件小事。它是一笔数额巨大的支出,更事关一个个普通家庭的幸福。
这几年,装修市场快速发展壮大,企业争相拥抱“互联网+”。不过,一提起装修,很多人还是会面露难色:“水太深”“坑太多”“太难了”,甚至再也不想装修了……
前段时间,我也“遭遇”了一场装修。这么写,并不是病句,因为总体来看,用“遭遇”二字简直恰如其分。装修前后,从虚假宣传、“霸王条款”到以旧代新、偷工减料、服务缩水、工期拖延,各种糟心事一个接一个。就举两个例子吧。去年9月,跟某装修公司签订了一份全包合同。根据合同,全屋打拆属于全包范围。但打拆后的垃圾外运,由业主承担。垃圾外运,市场价格8.5元一袋,但施工队长转头就要15元一袋——价格翻倍,袋数虚报,着实把人吓了一跳。后来,又跟另一家装修公司合作。离谱的事,依然不少。比如约定好的卫浴产品,运过来的却是在卖场里展示已久的样品。从头到尾,相关工作人员一直靠演技试图蒙混过关。直到谎言被戳破了,才说自己“抱有侥幸心理”,说是“个人行为,与公司无关”。
这些只是个案吗?还真不是。翻翻新闻报道,看看网友讨论,对装修公司的评价基本“一边倒”。在这一领域,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则似乎不适用了,再精明的消费者都变得有些“天真”了。比如现代人越来越讲究契约精神——大家都按合同来,多简单?但在家装领域,约定、合同有时形同废纸。某些企业、从业人员压根就不看合同、不认合同,几乎所有涉及自己的义务,都可以不执行。比如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认为消费是等价交换,给够钱就可以办好事。实际呢?在家装行业,有些人就是“艺高人胆大”,能坑一点是一点。
就这么说吧,装修好比是一门必修课。这门课有这样几大特点:学费高、课时多、内容杂,并且还有一个最棘手的——对学员的素质要求高。如果一个人不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砍价技巧、“侦查”技能、装修知识,根本搞不定。可问题在于,消费者只是想花钱买服务呀,花钱都这么难吗?就不能简单点,挣钱的方式简单点?
如果答案是“能”,那还有一个最基础的条件——行业生态。目前一些“水深”的行业,都有一定共性:它们都是一扇房门之内的、人对人的服务。一扇房门之内,意味着不在公共场景,缺乏有效监督;人对人服务,更是很难量化、标准化。净化行业生态,必须从房门、从人对人上入手。比如现在连餐厅都可以“明厨亮灶”了,装修完全可以更“透明”,监管可以更智能、更实时;还有,家装市场之乱,很大程度上源于“人对人”的不对等。让维权成本一降再降,让投诉处理机制更快捷、更畅通,让商家的侵权成本直线上升,装修消费才能简单点。 (夏振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