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共青团佛山市委员会召开“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座谈会。会上,佛山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团市委特邀界别代表、知名专家学者和青年代表开展面对面交谈,共同讨论并完善了拟定的12项提案、议案及建议,为青少年发展出谋划策。
值得一提的是,会上关于推动大龄青年“脱单”的建议备受关注。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佛山有大龄青年厌烦被父母“催婚”,也有适婚男女积极相亲求“脱单”。在本次座谈会上,佛山市顺德区税务局陈村税务分局团支部建议各级妇联、单位工会或共青团创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联谊活动,帮助扩大未婚青年的朋友圈,并通过宣传让青年树立起科学的性教育和婚恋教育观。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冯嘉敏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枫
建议:
组织联谊活动 规范相亲平台
针对未婚青年交往渠道有限等现状,在昨日的座谈会上,佛山市顺德区税务局陈村税务分局团支部提出建议,一方面可以发动社区委员会、小区物业等,每年开展一到两次讲座,并配以画报等形式普及性知识和婚恋、生活教育,让广大民众树立起科学的性教育和婚恋教育观,形成完整的性与婚恋知识体系。同时发动社会媒体力量,大力宣传和发动群众开展文明婚嫁,精简办婚仪式,让婚恋回归情感本真。
另一方面,建议各级妇联、单位工会或共青团积极承担红娘职责,采取有效方式扩大大龄未婚青年的交流、交友范围,多创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联谊活动。相关工作负责人介绍:“通过青年人较感兴趣的郊游、运动等户外活动,或组织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小范围聚会等,使青年男女在学习、娱乐或休息等社会交往交流的过程中,寻找自己理想的另一半。”
此外,建议严格规范各类相亲平台,建立健全婚恋交友信息平台、婚介婚庆服务机构的行业标准体系和监测评估体系。依法整顿婚介服务市场,严厉打击婚托、婚骗等,加强婚恋市场秩序的日常监管、婚恋服务质量的动态评估。
心声:
有人成恐婚族 有人积极相亲
“我作为不婚族被疯狂催婚,在我爸眼里,结婚生子才是走上人生巅峰。我们时常吵得不可开交,希望他们不要再拿这个话题烦我。”32岁仍单身的江女士认为,自己喜欢自由,也没遇上想结婚的人,人生还有很多可能性。
有人“恐婚”,也有人盼望早日遇到另一半。家住南海的陈女士今年27岁,参加相亲联谊活动已有两三年时间。她身边就有朋友年初通过相亲认识,年末就能领证结婚的,这成为她积极相亲的一个“榜样”。“但相亲的目的性很强,需要在很短时间做决定。”为了进一步扩大朋友圈,陈女士还试过使用相亲网站。“注册后,可以选择条件进行精准匹配,网站每天坚持打电话来,说为我匹配到几个男士,条件听起来都不错,但要付费才肯给联系方式,于是我就放弃了。”
找到心仪的另一半并不容易,而选择步入婚姻殿堂更需要勇气。婚房、聘礼、酒席等增加了结婚成本,让部分未婚青年宁愿选择保持单身生活,而放弃结婚的想法。
家住禅城的吴先生希望自己的婚礼从简,只邀请亲密的亲戚和朋友参加。不过,刚刚结婚的黄女士则觉得:“毕竟一辈子就只有一次,还是想尽自己最大努力办好它。”
专家:
择偶要尊重个体的独立性
眼看年关已至,不少单身青年都在发愁,过年回家可能又要被父母花式“催婚”了。面对“催婚”这种现象,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学生身心健康咨询中心主任张雪辉认为:“首先,家长不能再催婚,催婚可能会为不幸的婚姻埋下种子。其次,青年被催婚时不要烦躁,要好好地跟父母沟通,把想法和需求告诉父母,教会父母如何理解、支持和接纳自己,高效的沟通是需要学习的。”
对于青年婚恋问题,张雪辉发现:“现在很多青年愿意互相交流、产生暧昧,但是不愿意确认男女朋友关系,很多人觉得谈恋爱太累了。”她认为,根源在于家庭教育,如果父母能够从小尊重孩子,并且有良好的沟通意识,父母之间保持通畅的沟通,孩子长大后就不会那么容易“恐婚”。
“从小到大,我们的父母就教我们学习,到了婚恋年龄就要孩子谈恋爱、结婚,但他们根本不知道如何谈恋爱,所以我们要教会青年人如何择偶、如何谈恋爱、如何建立亲密关系。”张雪辉说,在择偶时要尊重每个人是独立的个体,而不是对另一半设置要有钱、有房、漂亮、身高等各种限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