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评论

在千年城脉上聆听“双声道”

——“好运湾区、新彩广州”系列评论

谭 敏

本文字数:1711

  广州塔与广府祠堂在夜色里古今交融、相互辉映。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莫伟浓 摄

  广州日报评论员 谭  敏

  如果你在某个周日的午后溜达到永庆坊,一定会被粤剧艺术博物馆里的景象吸引——戏台上,水袖一甩,粤韵声起,那句经典的“落花满天蔽月光”刚唱出口,台下就出现了神奇的一幕:满头银发的阿公阿婆眯着眼,手指在膝盖上轻轻打着拍子,而年轻人一边低声跟着哼,一边举起手机录下精彩瞬间。

  这可不是什么特意安排的表演,而是广州人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场景。在这座城市,你总能不时发现:老和新、传统和潮流、本土和国际,从来不是对立面,它们像早茶桌上的一盅两件,自然搭配,和谐共存。

  古韵与新曲,就像是广州文化的“双声道”旋律,一条声轨写着传承,一条写着创新;一边唱着千年商都的底蕴,一边和着新时代的节拍。

  古韵,是这座城市的根,更是生活的底色。

  广州的“古韵”,不是曲高和寡的,而是藏在生活里。在哪里最能感受到?去北京路走一走你就知道了——脚下是透明的玻璃地砖,低头就能看见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的古道遗迹,一层叠一层,宛如历史的年轮;地面上则人来人往,摩肩接踵。这不仅是考古遗存的现场展示,更是广州文化特质的真实写照:底蕴稳稳沉在地下,而生机则热热闹闹地向上生长。

  这种生长,是可感、可听、可触摸的。清晨的荔湾湖公园,仁威祖庙的香火气还没散,旁边早餐店的肠粉热气已经冒了起来;午后的西关大屋,趟栊门里飘出老火汤的香气;夜晚的沿江路,老建筑在灯光下变身为潮流地标,小酒吧里有经典的粤语老歌,也有时下最火的国际流行音乐……你看,广州的“古”,从来不是锁在博物馆里的老古董,而是流淌在城市河流里的活水,默默滋养着每一天的烟火气。

  新曲,则是传统长出的新芽,是时代的和声。

  广州人守得住传统,更玩得转潮流。在这里,非遗不是放在玻璃柜里看的,而是可以穿、可以玩、可以发朋友圈的“潮”物。

  比如,粤剧电影《白蛇传·情》,你敢相信?它居然是在年轻人扎堆的B站火起来的!电影里没有老老实实地拍舞台表演,而是用上了酷炫的特效,把“水漫金山”拍出了大片感,让无数年轻人刷弹幕说“这才是国风该有的样子”。这种创新,不是丢掉老本,而是把老故事里的真情真意,用新方式讲给今天的人听。

  再比如,广州歌舞剧院的“岭南三部曲”——《醒·狮》《龙·舟》《英歌》,更是把非遗“舞”活了。《醒·狮》里融入了武术和现代舞,鼓点一响,狮头一甩,看得人热血沸腾;《龙·舟》把传统龙舟赛跳出了竞技体育的刺激感;《英歌》则把潮汕地区的传统舞蹈变得又燃又炸。这些作品能火,是因为它们不只有好看的外形,更抓住了非遗背后的那股精气神——团结、拼搏、不屈不挠,这才是能与新时代共鸣的原因所在。

  其实,这种创新基因,早就刻在广州的骨子里。改革开放初期,全国第一个音乐茶座就在这里出现,流行歌曲悄悄传遍大街小巷;《公关小姐》《外来妹》等电视剧从广州火遍全国,真实记录了时代变迁的脉搏;广东乐坛曾撑起华语流行音乐的半壁江山,伴随着一代人的成长;如今,动漫、游戏、电竞等数字文化产业又引领新的文化潮流……广州的文化创新,始终带着浓浓的烟火气,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

  古韵与新曲的合鸣,让老城既能听见历史的回响,也能感受未来的心跳。

  古韵与新曲能在广州和谐共鸣,离不开这座城市天生的开放与包容。

  自秦汉开始,广州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见过太多来来往往的商船与异域风情。正是这漫长的对外交流史,让广州养成了一种淡定的文化自信——不盲目排外,也不固守陈规;也练就了一身“融合”的本事——总能把外来文化的好东西变成自己的养分。你看岭南画派的“折衷中西”、粤菜的博采众长,都是这种智慧的体现。

  如今的广州,更是把古韵与新曲的交融玩出了新花样。旧厂房改造成的创意园里,年轻人在做广彩文创;视频平台上,UP主用嘻哈唱起了粤剧选段;东山的老街区,咖啡馆隔壁可能就是传承三代的凉茶铺……广州似乎有一种魔力,能让所有文化在这里找到最佳的相处方式。

  珠水长流,文脉日新。

  文化,离远了看是风景,走近了才发现它就是生活本身。如果你来广州,别只顾着打卡“小蛮腰”。我建议你找个周末,去永庆坊听一段粤剧,去荔枝湾畔喝个早茶。你会发现,这座千年商都的真正魅力,就藏在那古老与现代的“双声道”里——它既能让你听见历史的回响,也能让你感受到未来的心跳。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评论 A4在千年城脉上聆听“双声道” 谭 敏2025-11-12 2 2025年11月1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