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本版
  • 往期
  • 分享
  • 客户端
第A22版:激情全运会 活力大湾区

海珠 算法高地竞未来 点绿成金涌新潮

陈钧圣

本文字数:3252

  海珠生态优势正在转化为发展优势,环海珠湿地价值圈潜力不断释放。

  当十五运会的脚步渐近,广州市海珠区的赛场早已超越了体育的边界。这里,一场围绕城市未来的“全能竞赛”正全面展开——没有发令枪响,却处处可见冲刺的身影。

  在琶洲算法大赛的决赛现场,全球顶尖队伍用代码破解现实难题;粤港澳青少年在海珠体育馆为霹雳舞全运名额“比舞”较量;新建的黄埔涌步行桥上,晨跑者踏着晨光穿行;在海珠湿地,市民与白鹭共享着午休时光……这些生动的场景,勾勒出海珠区高质量发展的完整路径。海珠这位“全能型选手”,正以十五运会为催化剂,跑出区域发展的新速度与新高度。

  文/陈钧圣 图/谢惠强

  数智角逐:以算法“破题”,定义新赛场

  代码在屏幕上跃动,无人机的旋翼声与机器人关节的转动声交织——这不是科幻电影的片场,而是第四届琶洲算法大赛现场的实景。

  今年9月,来自全球30余个国家的8131支队伍汇聚琶洲,在五大赛道中展开巅峰对决。法国DATALOBSTER公司带着工业物联网解决方案远渡重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团队以毫米级精度操控无人机,初创企业烁谷科技则用“超拟真语音合成技术”让机器拥有了带温度的人声……这场没有发令枪的竞赛,正以算法为语言,重新定义着城市竞争的赛场。

  首次启动的“全运会全民AI赛”鼓励公众用AI制作运动视频,吸引1329支队伍踊跃参与,创作出大量以十五运会吉祥物“喜洋洋”“乐融融”为主角的创意作品,真正实现了“开门办赛”,让人工智能创新成果惠及更广泛群体。

  海珠深知,在新时代的竞赛中,谁掌握了定义赛场的能力,谁就握有发展的主动权。于是,海珠将体育竞技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转化为数字经济的“更智能、更高效、更前沿”。

  琶洲算法大赛已超越单纯的技术比拼,成为海珠主动布局的新经济“赛场”——这里不比拼肌肉与速度,而是较量智慧与创新。竞赛成果落地生根。动易科技因赛事结缘,将其全球首款全身摆线关节机器人在琶洲首发;而深度参与大赛的筷子科技,已从参赛者蜕变为服务7000家客户的AIGC商业化标杆。创新火种燎原势成。2025年前三季度,海珠交出一份亮眼答卷:地区生产总值2233.74亿元,连续三年领跑全市。2024年,海珠区GDP突破3000亿元,提前一年完成“十四五”目标。

  人工智能成为核心引擎,海珠已培育大模型备案项目32个,全省第一、全国第二。算法备案项目197个,坐稳华南人工智能算法第一高地;集聚超过7000家泛人工智能企业,年营收近1500亿元。顶尖的“脑力”已被激活,创新的引擎全速运转。

  当算法的力量被充分释放,海珠开始思考:如何让这股创新动能找到更广阔的承载空间?答案就在城市肌理的重塑中。

  品质提升:为城市“塑形”,优化新赛场

  清晨,珠江泛起微光。一位跑者踏上黄埔涌步行桥,脚步轻盈。这座以“榕生水岸,水鸟天堂”为理念的新桥,在晨光中宛如展翅白鹭。11月5日,就在这片美丽的滨水空间,“在十五运,看见文明广东”文明实践行动启动。道德模范、运动达人、外卖骑手等75人组成的特色跑队,沿阅江路3.3公里环线奔跑,以行动传递文明。

  以十五运会为契机,海珠区大力推进城市品质提升,实施了一批惠及民生的建设项目。这些精心打造的城市空间,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优质的休闲运动场景,更将在全运会期间,成为向全国游客展示广州现代化形象与滨水魅力的重要窗口。

  阅江路品质提升项目正式开放,3.6公里滨江段焕然一新,从海心桥南广场延伸至黄埔涌步行桥,广州塔大台阶直通滨水,成为最佳观景点。这不仅是交通工程,更是城市空间的“精装修”。往东一公里,琶洲滨江立体人行交通工程刚刚完工。以“碧水云桥”为理念,4276个钢构件拼装出云涛起伏的造型。这座“空中花园”横跨阅江西路,串联起阿里巴巴、腾讯等临江写字楼。“它缝合了被道路分割的城市空间。”设计师如此诠释。城市更新在细微处见真章——广州国际媒体港与海心桥广场一体化提升,广州塔北广场完成改造,连桥底空间都焕发新生,成为市民休憩的“灰空间”。

  体育设施同步升级。海珠体育中心游泳馆启用,50米恒温标准泳池、电解质水处理系统让市民赞叹“水质清澈,设施智能”;园区体育公园通过网红涂鸦篮球场、羽毛球场等潮流运动空间的打造,结合“运动搭子”赛等创新模式,让年轻人以球会友,大大降低了运动门槛。

  站在新落成的步行桥上,可以清晰感受到城市的脉动。东边是蓬勃发展的琶洲试验区,西边是熠熠生辉的广州塔景区,脚下是奔流不息的珠江。“我们打造的不仅是硬件设施,更是一种生活方式。”项目负责人表示。以“珠联碧合,跃动广心”为理念,这些桥隧和体育场馆不仅是交通纽带和健身场所,更是连接工作与生活、城市与自然的“活力纽带”。

  硬件设施日臻完善,但海珠的追求不止于此。当硬朗的建筑线条遇上绵延的生态绿意,这片区域展现出它最具魅力的面容。

  生态赋能:以绿色“筑基”,永续新赛场

  夜幕降临,海珠湖畔的荧光夜跑刚刚落幕,新一轮的生态价值转化在这里悄然上演。近年来,海珠湿地接连发现三个全球新物种:海珠斯萤叶甲、海珠珐轴甲、海珠微瓢虫。截至目前,这片湿地已记录鸟类202种、昆虫903种、植物835种。数字背后,是生态系统的深刻蝶变——湿地率提升至79.4%,水质达Ⅲ类以上,这片城市绿心正成为生物多样性的热土。

  但这片湿地远不只是城市的“后花园”,这里已成为全民健身的重要场所和创新试验场。10月,海珠湿地迎来800名徒步市民,5公里路线串联飞龙桥、花洲古渡;“与冠军同行—绿动打卡生态行”在这里举办,世界冠军与“爱奇儿”家庭一起体验运动快乐;广东侨界青年联合会在海珠湖公园开展荧光夜跑,近百名侨界青年以青春奔跑表达对全运的热切期盼。

  生态优势正在转化为发展优势。海珠湿地周边已汇聚近30家世界500强企业。企业家们坦言,优美的环境成为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重要筹码。生态价值实现路径愈发清晰,86款文创产品面市,龙舟、桨板等水上运动集聚。更前沿的是数据产品的探索,“城央湿地生态环境监测数据产品”和“自然科普数据产品”即将在广州数据交易所上市。这是全省首批湿地数据产品,率先探索生态数据的资产化运营。

  环海珠湿地价值圈潜力不断释放,依托《环海珠(中央)湿地价值圈高质量保护与发展规划》的引领,在智网芯算一体产业生态构建上迈出关键步伐——人工智能端侧芯片、车规级芯片、GPU芯片等集成电路产业实现“从0到1”的突破,华新科创岛D区等首批产业载体已吸引15家芯片设计研发企业集聚,预计年产值超2亿元,推动形成“湿地+科创”融合发展的全新格局。这里正成为AI界的生态“横店”,全球首个“空地”一体化协同AI竞技赛在此成功举办,琶洲实验室、中科云图、小荷蜻蜓、文远知行等前沿机构纷纷落地,依托湿地内湖泊、河流、涌沟、沼泽、果园等丰富形态,开展脑机接口、无人机、无人驾驶智能船、智能环卫系统等人工智能训练与场景测试。在这片生态与科技交融的热土上,前沿技术找到了绝佳的试验场,实现了“脑力竞赛”所汇聚的创新人才与卓越生态环境的深度融合,真正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这正是最高阶的竞赛——与自然环境协同进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最终,创新人才因为这片顶级生态福祉而更愿意留下;卓越的生态环境,又因高附加值产业而实现“生金”。

  “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海珠在十五运会的东风中展开一场深刻的自我重塑。当代码的精准遇见湿地的灵动,当体育的活力融入创新的脉搏,这里正书写着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让高质量发展的浪潮在这片热土上奔涌向前!

  专题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激情全运会 活力大湾区 A22海珠 算法高地竞未来 点绿成金涌新潮 陈钧圣2025-11-09 2 2025年11月09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