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广府文化源地、千年商都核心”,越秀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中勇挑大梁、率先破题——经济密度位居全省第一,“创新街区”焕发老城活力,城脉文脉商脉赓续繁荣,营商环境持续迭代升级,越秀以实干践诺,交出了一份“综合功能强、文化魅力足、服务品质优、营商环境佳”的“越秀答卷”。
文/廖靖文 图/钟涌
建设“创新街区”,综合功能实现能级跃升
“以前这片房子,使用率不高,今年改造成生命健康产业园,进驻了好些生物健康和科创公司,年轻人多了,街区明显更有活力。”家住华乐街的街坊陈叔,看着家门口中粮—达瑞兴生命健康产业园的变化,忍不住感慨。这是越秀区以“创新街区”激活老城空间的生动缩影。
越秀曾面临“土地资源紧、存量空间旧”的发展瓶颈。该区锚定“控物业、选专业、定产业、招企业”的思路,将“创新街区”建设作为“老城强芯”的核心抓手,各街道深挖辖区物业,用好大院大所林立的资源,谋划提升项目163个,已完成74个,涉及面积约130万平方米——形成“点上突破、面上开花”的格局,是越秀对“寸土寸金”空间的极致利用,更是对“老城市新活力”的创新实践,不久前获评“中国科创街区建设”典型。
与此同时,片区更新破局起势,品质之区再焕新颜。广州火车站片区“站城产居”融合规划与做地工作全面铺开,瑶台村改造进展顺利。系统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覆盖楼宇约3900栋。累计加装电梯3095台,新设公共停车场23个,新增泊位4402个。见缝插绿打造社区公园7个、口袋公园68个,建成绿道62.2公里、碧道31.6公里,新增绿化面积2.85万平方米。
善治之区幸福升级,“一老一小”服务更优。截至2024年底,建成长者饭堂111间,服务人次从2018年51.5万增至2024年100.5万。建成区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21个“公建民营”街道普惠托育园、155个社区托育点,全区托位总数达8402个,托幼一体化模式入选省“百千万工程”民生领域改革典型案例。
这些正是越秀对“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的最佳诠释,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实现综合城市功能出新出彩。
激活“文化基因”,千年城脉迸发新活力
“喜欢在老街里逛各种博物馆,还观赏到不同类型的演出。”国庆假期,来越秀旅游的游客李女士流连忘返。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重要承载区,如何让千年的城脉文脉商脉迸发新活力,答案藏在越秀“文化赋能”里。
越秀高标准建设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推进岭南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打造海丝文化交流窗口。2024年举办惠民活动超过3000场、较2018年翻了两番,惠及群众超1000万人次,越秀西湖花市、广府庙会、“广府味·幸福年”等岭南文化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攀升,在每年两届广交会期间,创新举办海丝文旅周、“兰缘盛荟·花开越秀”文旅周,向世界展现了千年丝路与岭南文化交融的老城魅力,实现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
越秀山、南越王博物院、南粤先贤馆—五仙古观、北京路、二沙岛等标志性景点串起千年越秀风华,形成“最广府”经典文旅线路,成为千年城市变迁和十五运会火炬传递薪火相承的生动见证。借着十五运会的东风,广东省人民体育场、越秀山体育场等场馆焕新,让老体育场馆成为“城市活力客厅”。
承载“产业升级”,现代服务业跑出“加速度”
“在越秀,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距离,可能只有一个街区的长度。”这是一家科创企业负责人的切身感受。越秀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互促互进,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具有越秀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让优势产业“向高而攀”,实现现代服务业出新出彩。
健康医疗产业的“创新浓度”尤为突出。越秀拥有15家三甲医院、5个生命健康领域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这些“智力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粤港澳大湾区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区建成16个特色园区,集聚规上企业近800家;全国首个CRO产业地标运营中心落地,吸引6家全球顶尖CRO巨头、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前五的龙头企业在越秀布局;与省药监局联手打造“粤秀药洲”服务品牌,建成中山大学知识产权转移转化中心等一批创新转化平台。
作为千年商都核心,近年越秀消费新场景新业态加速涌现,北京路步行街完成南拓,新业态、新消费比例提升至72%,年轻游客占比超六成,近三年客流量连续突破1亿人次,比2018年接近翻一番。“一方东山”文创园、星火1926等一批文商旅综合体建成,形成多个全新“潮”集聚地,备案离境退税商店达244家,网络新零售快速发展,成功引进朴朴超市等电商平台。
广州民间金融街与海珠广场一体化建设,堪称现代服务业“强强联合”典范。这里近年建成星寰、丽丰国际中心等金融新地标,新增物业近40万平方米,进驻企业834家、资本总额超558亿元,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实体经济。
数字经济的突破更彰显“赋能作用”。国家高新区黄花岗科技园作为越秀科技创新重要载体,连续6年营收突破1000亿元,更值得期待的是,园区范围正申报从1平方公里扩至10平方公里,未来有望形成“全域创新”格局。越秀低空经济更是乘“数”起飞,首条低空物流航线珠江“低空一号”试飞成功,广医一院医疗运输航线获批,让“老城区”长出“新翅膀”。
依托“营商沃土”,开放环境打造“强磁场”
“多亏了越秀的‘益企共赢计划’,在关键节点帮我们解决了融资难题,让我们突破瓶颈,实现快速发展。”一家医疗器械研发企业创始人对越秀服务小微企业的融资协调机制赞不绝口。越秀打造“营商沃土”——这里连续8年迭代推进营商环境改革,完成超500项举措,获评“营商环境质量全国十佳县区”,实现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出新出彩,让“企业敢闯、创新敢干”成为常态。
为了更好“筑巢引凤”,越秀在“放管服”改革上持续“做减法”。全区商事主体从2018年的17万户增至2024年的24万户,“创业活力”肉眼可见。
在权益保护上,越秀则持续“做加法”。政府透明度连续5年居全国前十,推进信用理念、信用制度、信用手段与国民经济体系各方面各环节深度融合,打造30个信用便企惠民场景,累计获评国家级信用创新案例11项。
数据最具说服力:2024年,越秀区地区生产总值达3511.89亿元,经济密度位居全省第一;2024年,全区高技术企业营收超1500亿元,高技术服务业营收528.31亿元;税收亿元楼宇达70栋,86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332个。
如今,行走在越秀,既能看到骑楼老街的“烟火气”,也能感受到科创企业的“快节奏”;既能触摸千年城脉的“厚重感”,也能体验现代服务的“便捷度”。实践证明,“老城市新活力”是越秀将“老资源”转化为“新动能”、“旧空间”升级为“新载体”的生动实践。
专题


首页



放大
上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