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头版

中秋夜赏《天山雪》 沪疆情缘润心田

杂技剧《天山雪》在广州上演

莫斯其格

本文字数:1296

  《天山雪》剧照

  《天山雪》剧照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莫斯其格

  图/主办方提供

  昨晚,杂技剧《天山雪》在广州友谊剧院上演。上海杂技团、上海市马戏学校的演员们与新疆艺术剧院杂技团的近20名新疆演员一起,用创新的杂技艺术语汇,生动讲述沪疆两地三代人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建设新疆的故事,呈现一幅民族大团结的和美画卷。剧作精湛的叙事手法和杂技演员高超的技巧,赢得观众阵阵喝彩。据悉,10月7日该剧在友谊剧院继续演出。

  杂技剧《天山雪》以2017年上海市马戏学校新疆班抖杠节目荣获第六届蒙特卡洛“新一代”国际马戏节比赛金奖为创作切入点,徐徐展开了一幅跨越70多年的援疆、文化润疆的历史长卷。

  “剧中抖杠节目《雄鹰》的国际获奖情节,正是基于上海与新疆杂技人真实合作的成功改编;而此次演出中11名从上海马戏学校毕业的新疆演员重返舞台,更是文化润疆成果的直观体现。”上海杂技团团长、上海市马戏学校校长梁弘钧介绍称,《天山雪》这部剧不仅是舞台艺术的呈现,更是沪疆两地情感与精神交融的结晶。“《天山雪》的创作本质是‘双向奔赴’。我们不仅将海派杂技的精细与创新带入新疆,更从新疆团队身上汲取了深厚的文化养分——无论是‘达瓦孜’(高空走索)技艺的惊险传承,还是新疆演员歌舞中奔放的情感表达,都让作品更具生命力。”

  该剧总编导李春燕认为,《天山雪》着力解决“如何用杂技剧呈现宏大现实题材”的核心难题。通过杂技艺术的综合舞台呈现,带领观众穿越时空,走进历史深处、触及人物内心,实现叙事与抒情的深度融合。在排演过程中,李春燕反复引导演员思考“你是谁”,要求每一个动作、节奏甚至呼吸都符合人物情感逻辑。例如,剧中一对内向羞涩的年轻演员饰演恋人,她通过细节打磨,将杂技肢体语汇转化为细腻的叙事表达,最终呈现“杂技中的舞蹈,舞蹈中的杂技”的独特美感。

  21个杂技节目“高能”呈现

  《天山雪》全剧由12幕21个杂技节目构成,来自上海杂技团、上海市马戏学校、新疆艺术剧院杂技团、英吉沙县阿迪力达瓦孜艺术传承中心、泽普县歌舞团5家演出团体的演员参与演出。其中来自新疆的演员提前一年到沪参与创排,与上海演员共同训练,不断磨合节目技巧及表演默契。

  《天山雪》的21个节目中,“友谊路”篇章的达瓦孜,无疑是剧中技术最难、情感最浓的段落之一。“每一个节目都追求‘高能’呈现”,执行编导雪克热提·艾依热提透露:“我们突破了一般杂技剧‘以技为先’的创作惯性,让技术为剧情和人物服务。”

  《天山雪》以全新编创理念对剧情进行解构,并运用了蒙太奇叙述手法,人物、场景在现实与回忆中来回切换,带领观众穿越疆沪两地。上海杂技团舞台总监童为列表示,《天山雪》综合运用了当下最先进的数字科技,通过虚幻引擎软件、动作捕捉技术、虚拟拍摄、LED广色域屏幕等前沿多媒体制作技术,营造出多种跨时空氛围。因此,剧中的“飞天”演员可以“带领”观众飞跃天山雪峰、龟兹千佛洞、楼兰古城……让观众在剧场也能感受“飞跃地平线”般的视觉体验。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头版 A1中秋夜赏《天山雪》 沪疆情缘润心田 莫斯其格2025-10-07 2 2025年10月0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