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头版

IP“端”上餐桌 故事“融”入美味

当“双节”遇上“Young城点心季” 一场美食消费盛宴全城上演

曾繁莹

本文字数:2205

  昨日中午,老街坊食客杨先生与家人在云香楼庆中秋。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曾繁莹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庄小龙

  中秋假期,广州的烟火气格外炽热。当“双节”团圆时刻,遇上全城火热的“Young城点心季”,一场美食消费盛宴在全城同步上演。从创意十足的新式点心,到情怀拉满的老字号回归,再到“餐饮+文旅”的沉浸式体验,广州餐饮市场展现出其消费市场的深厚底蕴与蓬勃活力。

  体育IP“玩转”餐桌,创意点心点燃假日消费

  国庆前夕,广州启动第二届“Young城点心季”,联动粤港澳大湾区10家餐厅,以体育与国庆为灵感,创制10款点心。点都德的“灌篮包”和“蟹蟹乒乓球”一经推出,便成为国庆、中秋期间的热门点心。随着十五运会临近,广州的运动氛围日益浓厚。记者走访发现,点都德、广州酒家等餐厅已悄然换上十五运会主题装饰,体育IP正以美味的方式被“端”上市民餐桌。点都德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昨天是中秋节,不少市民和游客一大早就到餐厅叹早茶,“篮球包”非常热销,好几家门店不到中午就已售罄了。

  线上线下联动,也为这场消费盛宴添了一把火。国庆中秋期间,由广州市商务局牵头主办的“Young城点心季”之配套活动“点心运动会”热闹举行,淘宝闪购、美团、抖音生活服务、高德地图等平台以及银联、招商银行信用卡等金融主体和广州本地餐饮企业如点都德、广州宾馆、流花宾馆等联动,为市民带来丰富多彩的促消费活动。“点心运动会”开启“8天8主题点心日”活动,每日主打一款经典点心,并配套相应消费优惠。活动特邀“点心泰斗”徐丽卿坐镇,每日在广州日报新花城客户端以及各平台分享对应主题点心的“小故事”,让市民在享受“一日一主题”不重样早茶的同时,还能增长“点心姿势”。

  每一口暖心饭菜,承载老字号与街坊的深厚情谊

  “我年轻时在这里摆酒,那时候还能听到红线女的戏曲。”86岁的谭婆婆坐在云香楼大厅吃着刚刚新鲜出炉的佳肴。这已是云香楼重启试业后她第三次来到这里,是她的儿孙推着她的轮椅,带她前来。每次来,她都能讲出许多过去的故事。

  这份情感连接,正是云香楼在结业十年后重启,仍能引发排队热潮的“密码”。记者获悉,除了守住情怀,云香楼也在创新上狠下功夫。餐厅在坚持传统粤菜风味的基础上,专注研发时令菜单,主打珠三角河鲜等地方食材。为应对假期客流,食材备货量增至平时的150%。全体员工节日在岗,此前已通过“一市三轮”的超负荷实测,为假期大客流做足准备。

  “我们不仅要守住传统技艺,还要用新方式与消费者沟通。”云香楼相关负责人表示,重新开业后的云香楼在保留传统精髓的同时,积极探索创新转型之路。在保持传统风味的同时,餐厅以套餐形式为主推产品,既保证出品稳定性,又维持亲民价位。今年中秋节,餐厅主理人樊志源更为莅临云香楼门店用餐的70岁以上长辈准备了“云香楼公益月饼礼盒”,用一份香甜软糯的心意,向长辈们送上中秋最温暖的祝福。樊志源说:“中秋团圆,不仅是年轻人的相聚,更要让长辈感受到被牵挂。”

  餐饮拥抱文旅,沉浸式体验催生消费新场景

  今年中秋,广州中心皇冠假日酒店推出的“63层高空游园会”套餐,成为市场亮点,打开了“餐饮+文旅”的中秋餐饮消费模式。据酒店负责人介绍,中秋当天到餐厅享用团圆饭的几乎都是家庭客户,游园会活动是吸引他们的关键。

  记者采访见到,今年的餐饮体验设计尤为用心。酒店精心策划的“中秋四重雅趣”环节——聚云端、揽明月、猜灯谜、品秋果,形成了完整的沉浸式体验闭环。这四个环节环环相扣,为家庭聚餐提供了“城央高空眺望明月”的独特记忆点和拍照打卡场景。同时,广州酒家在广州市文化馆举办的“穿粤记之寻味中秋——广开门路传祝福游园会”,设置了八大沉浸式主题区域,将文化体验、互动游玩与美学打卡融为一体。游客可在“入画如梦”中随着诗词意境步入画卷,穿“粤”成画中人。

  “这种沉浸式游园会不仅吸引游客,更带动了消费。”广州酒家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广式月饼制作技艺非遗保护单位,他们还在市文化馆内设立了“广式月饼非遗工坊”,推出多场广式月饼非遗研学制作技艺体验。

  记者观察:

  广州餐饮 破局立新

  中秋假期,穿行于广州各大餐厅酒楼之间,最直观的感受是:中秋餐饮消费正在进行一场关于“价值重塑”的改变。

  其一,是“产品力”的升维。食物不再仅是果腹之物,更是情感与文化的载体。点都德将体育IP融入点心,是餐饮对城市热点事件的敏捷响应;云香楼十年后重启仍能引爆市场,其核心是几代街坊沉淀的情感。从“好吃”到“好玩”“有故事”,餐饮产品的价值维度正在被拓宽。

  其二,是“场景力”的竞争。当“吃”本身成为基础需求,围绕“吃”的体验便成了决胜关键。无论是63层高空的“揽明月”,还是文化馆内的“成画中人”,广州中心皇冠假日酒店和广州酒家选择了同一条路径——打造独特的沉浸式消费场景。餐饮的边界被打破,与文旅、非遗、国潮深度融合,催生出全新的消费场域。

  其三,是“基本盘”的深耕。在追逐新潮的同时,广州餐饮并未忘记根本。数据显示,大湾区坐拥全国早茶半壁江山,这是无可比拟的基本盘。无论是“Young城点心季”对广府点心文化的集中推广,还是云香楼对老街坊“暖心后厨房”的定位,都显示出行业对本土文化的自信与坚守。这份深厚的饮食文化底蕴,为一切模式创新提供了最肥沃的土壤。

  老字号的回归之所以动人,在于它守住了城市的集体记忆;新场景的诞生之所以成功,在于它创造了独特的消费体验。这一切最终都指向“人”——所有的创新与坚守,唯有落脚于食客内心的温情与认同,才具有蓬勃的生命力。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头版 A1IP“端”上餐桌 故事“融”入美味 曾繁莹2025-10-07 2 2025年10月0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