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伍仞 通讯员穗卫健宣)“她有呼吸了!”9月4日晚8时左右,广州荔湾的一户居民家中,一场与死神赛跑的远程急救宣告阶段性胜利——在广州市急救医疗指挥中心(以下简称广州120)调度员的实时指导下,家人对因食物哽噎陷入昏迷、呼吸停止的张婆婆进行紧急施救。张婆婆在约10分钟内成功恢复呼吸,为后续救治赢得关键时间。
据悉,当晚张婆婆用餐时突发呛噎,家属第一时间尝试海姆立克急救法,但未能缓解,于是紧急拨打120求助。首接调度员黄雨晴在63秒内就完成了信息核实:患者哽噎、意识不清、呼吸困难。她立即调派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救护车,该院急诊科医护人员在57秒内完成出车准备,向张婆婆家中疾驰。
与此同时,另一名调度员梁咏琳回拨家属电话,准备启动远程指导,却连续5次未接通。就在调度员着急时,家属再次致电催促,这次由调度员麦家淇接起电话,她得到的反馈令人揪心:老人已无法吐出异物,呼吸彻底停止。
“脑科医院,你们加速赶往现场,我来指导家属急救!” 麦家淇果断介入通话,用通俗的语言拆解专业操作,“让她平躺在地板上,拿掉她头下的所有东西。”“把你的一只手的手掌根部放在胸骨上,也就是两个乳头连线的正中间,另一只手的手掌压在这只手的手背上。”她逐句指导家属调整按压姿势,确认无误后立即下达指令,“快速用力按压30次,每秒至少2次,向下按压5厘米,两次按压之间要让她的胸部完全回弹,按压时大声数出来。”
第一轮胸外按压结束后,麦家淇紧接着指导人工呼吸,很快,家属反馈:“有呼吸了。”麦家淇没有放松警惕,细致追问之下果然发现关键问题——仍有一块较大食物堵塞,呼吸急促,随时可能再次中断。她一边指导家属密切监测呼吸,一边持续沟通直至救护车抵达现场。出车团队在现场紧急处置后,将张婆婆接回医院,通过纤支镜从其声门处取出一块3厘米×4厘米的肉块。目前老人生命体征平稳,已转入病房接受进一步监护治疗。
据悉,今年上半年,广州120调度员为市民进行了5万多次远程指导,其中心肺复苏远程指导600多例,复苏成功率达22%,远高于世界范围内院外心肺复苏的平均成功率(不到1%),达到国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