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激情全运会 活力大湾区

“悟空”带电作业 数字人昼夜服务

35项科技创新融合优秀案例发布 为十五运会注入创新活力

武威、张姝泓

本文字数:1277

  扫地机器人助力全运会。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武威摄

  从深挖优秀技术到案例落地,从技术应用到成果转化,科技不仅全方位重塑全运会的举办形态,更推动广州以“智创未来”的姿态,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赛道上加速奔跑。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武威、张姝泓 通讯员穗科宣)“悟空”带电作业机器人守护电网安全,数字人志愿者提供24小时智能服务,L4级自动驾驶保障赛事出行……9月13日上午,“开学科技第一课”暨全运会科技创新融合优秀案例发布会在广州市第二少年宫举行,主办方发布了“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8项示范案例和27项优秀案例。这35项案例是经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全运会科技工作专班办公室(市科技局)广泛发动、承担单位自荐、应用单位推荐、专家咨询等环节,最终遴选而出的。它们将赋能“城市侧、赛事侧、场馆侧、科技助残”四大场景,为十五运会注入强劲动能。

  城市侧:

  科技提升智慧城市服务品质

  在城市侧应用场景中,这些优秀案例聚焦“赛时保障、赛后利用”的双重目标,将全运会的需求与城市运行深度绑定。全球首款基于车规级芯片打造的L4级无人驾驶,不仅为赛事出行提供高效服务,更成为广州自动驾驶产业发展的“活样本”;国内首个双臂仿人形结构的电网带电作业机器人“悟空”已为南方5个省份提供服务,有效解决供电行业人工高位作业风险;广电运通的AR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将支付与岭南文化传播相融合……这些技术不仅能让赛事期间的城市服务更精细、更智能,更将沉淀为长效管理机制,为智慧城市建设添砖加瓦。

  赛事侧:

  构建“AI+”高效赛事服务体系

  围绕赛事核心流程,示范和优秀案例全面渗透到服务、保障与体验环节。广州移动发挥5G与AI技术的优势,打造“全运广州”小程序,成为“数字全运”的生动实践;智能气象系统每12分钟输出一次精准预报,不仅可以为帆船、马拉松等户外赛事提供“米级”保障,更可以在未来为大型活动提供“广州标准”……依托一系列科技赋能举措,广州荣获“世界智慧城市大奖”,向世界展现了“以企兴城、以赛兴城”的活力。

  场馆侧:

  绿色智造引领“体育+”产业标杆

  在场馆建设与运营中,优秀案例尽显“绿色”与“智能”。采用可循环建材减少资源浪费,对旧场馆改造升级实现“变废为宝”;部署电力AI+大数据识别算法与可视化监测平台,让场馆电力巡查效率大幅提升;飞碟训练中心改造中采取“AR+低碳”技术,在绿色翻修的基础上同步升级场馆配置;市体育场馆智慧运营管理云平台接入多个体育场馆,实现场馆集群化智慧管理,大幅降低运营成本……这些既能满足赛时高效保障需求,又能为赛后可持续运营奠定基础。

  科技助残:

  彰显人文关怀城市温度

  广州在相关场馆及相关公共区域部署无障碍导航手语机器人、六足导盲机器人、无障碍导航系统,并提供AI实时语音转文字和手语翻译服务。目前,无障碍导航手语机器人已上岗服务残特奥会乒乓球(大众组)赛事,获得广泛好评。这些技术打破了残障人士在沟通与出行方面的障碍,助其平等、自如地参与全运、享受赛事,生动诠释了“全民全运”的理念。

  此外,科技大咖在现场给青少年带来“开学科技第一课”,送上融合体育与科技的开学大礼,助力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激发全运热情与科学激情。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激情全运会 活力大湾区 A4“悟空”带电作业 数字人昼夜服务 武威、张姝泓2025-09-14 2 2025年09月14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