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清晨6点,天还没亮透,蔡仙佑已经醒了。
这位18岁的青年因为从小伴随脑性麻痹,导致四肢运动功能受损,日常出行需轮椅辅助,而手部力量也有所欠缺。从小到大,他都在特殊教育学校读书。今年,他顺利考上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一所非特殊教育类的普通大学,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9月13日是他报到的日子。
这一天,仙佑和妈妈一起坐地铁到了太平站,赶第一班接驳公交前往学校。仙佑很兴奋,而妈妈则是既兴奋又紧张。她说,前一天晚上,自己辗转难眠,既为儿子考上大学高兴,又担心一个坐轮椅的学生是否真的能和一所以接纳健全人士为主的普通高校互相适应。
不过,这些忧虑很快就消失了。“地铁全程无障碍,接驳公交也备了斜板,方便推轮椅上下车。”妈妈说,“学校很多细节都很暖心,存在高低落差的地方都有斜坡,无障碍厕所可以使用,宿舍也很便利。”在妈妈看来,当一个环境可以为个体提供无障碍支持,仙佑乃至更多有障人士就可以与同学们共同成长。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林琳、苏赞 实习生武李丹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忧子
从0.9公斤开始的人生
蔡仙佑的人生是从0.9公斤开始的。
作为一个28周的早产儿,他被确诊为痉挛性脑瘫、运动功能受损、四肢肌肉僵硬。医生说他可能永远无法像正常孩子一样奔跑跳跃。然而,仙佑的父母没有放弃,在他6岁时带着他从老家来到广州,把他送进了广州康复实验学校。
这是一所专门接收脑瘫儿童的特殊教育学校。仙佑的妈妈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照护他的学习和生活。一家人的生计全靠仙佑的爸爸在黄沙海鲜市场卖鲍鱼维持。
在学校的12年里,仙佑成了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他是学校鼓号队的主力键盘手,后来加入广州市少年宫“雨后彩虹”融合艺术团合唱团,到世界各地演出。
他说:“我最喜欢的科目是英语,因为它能帮助我了解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当问及父母对他的期待时,仙佑思考了一会儿说:“他们希望我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今年,在满分450分的高职高考中,仙佑以324分的优异成绩考上了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收到录取通知书那天,全家人都很高兴,但高兴之后,担忧也随之而来。
“我是第一次踏入普通学校的大门,肯定跟以前在特殊教育学校学习有些不一样。”仙佑不仅担心学习跟不上,出行会遇到障碍,更担心和同学相处会有问题。
妈妈也有自己的担心——在大学里,宿舍在几楼,有没有电梯,教室的桌椅能不能用,怎么在食堂打饭,厕所有没有无障碍设施……她甚至还为仙佑准备了两个电动轮椅,因为这些在普通人看来易如反掌的事,对仙佑来说都有可能成为障碍。
一场静悄悄的无障碍设施改造
实际上,不是只有仙佑的妈妈在担心。此前,仙佑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消息传开后,他身边的老师以及长期关注无障碍议题的广州日报记者为他感到开心的同时,也有一些担心。在多方联动下,大家与大学对接上了,了解到学校其实也在为无障碍环境作准备,彼此一拍即合,决定以实际踩点发现实际需求。
8月27日,学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尹浩然和计算机应用学院学工办主任俞锦旺带着仙佑、仙佑的妈妈以及关注无障碍建设的公益人士一同“踩点”,构建无障碍建设优化地图。
“仙佑需要使用助行器进入教室,坐在第一排最合适,刚好仙佑也喜欢坐在第一排听课。此外,学校也配备了具有无障碍设施的宿舍。”一位同行者回忆说,学校原来的无障碍建设已经很不错了,不过当天还是发现了一些“新痛点”。大家发现教学楼虽然在门口配备了斜坡,内部也配备了电梯,但楼内夹层无法通过电梯到达,如果仙佑选的课要在夹层上,那几级台阶便会成为他前往课室的“最大阻碍”。此外,一楼虽然配备了无障碍厕所,但因为长期无人使用,厕所硬件需要更换。
在现场,一些无障碍需求在当场就找到了解决方案,同时,尹浩然和俞锦旺一一把更多需求记录了下来。9月13日当天,仙佑和妈妈来到学校后,发现“无障碍环境更完备了”。原来,在仙佑报到前的这段时间里,学校进行了一场静悄悄的改造。宿舍安装了淋浴凳和扶手,花洒位置调低了,床铺也进行了加固。在课程安排方面,第一学期的课基本在一楼上,只有一门课在七楼,也避开了拐角处需要爬楼梯才能到达的教室。班主任张泽峰告诉记者,无障碍卫生间也更换了硬件,接下来还会更新标识。
一个“不要标签,只要平等”的心愿
尹浩然说:“教学楼门口也会基于轮椅路线新设一个无障碍通道,以免轮椅使用者要绕很远的路才能到电梯口。不过,无障碍环境的确是需要基于需求不断完善的,我们现在又发现饭堂窗口较高造成轮椅使用者打饭困难等新问题,目前在考虑怎么结合志愿服务回应即时需求,随后逐渐推动无障碍建设。”
仙佑妈妈表示,目前自己会驻校陪读。“仙佑一只手要控制轮椅,另一只手的力度不够端饭,我得给他提前打饭。”她说,“学校的持续性行动给了我们很多温暖,我们相信这些不仅是为仙佑准备的,也是为更多的有障人士与普通大学相互适应奠定基础。”
不过,无障碍并非大学生活的全部。仙佑知道自己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报到当天,他在路上遇到了同专业的学长学姐,聊得非常投机,最后还加了微信。“我的心情挺激动的。”仙佑开心地说,“也挺期待见到新同学。”对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仙佑有很多规划:多参加社团活动,学习视频剪辑,将来还打算专升本。
“我觉得这个专业适合在家里动手操作实践,对我挺合适的。”仙佑说,“希望我能与大家共同进步,共同成长,不断突破更新,成为最好的自己。”他妈妈则表示:“我和仙佑都认同的一点是,虽然他不能行走,但在求知方面,大家都有一样的追求。仙佑就是要在大学里,通过努力摘掉‘标签’。”
张泽峰对仙佑的期待很实在:“希望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数媒专业上有所精进。这个专业很适合他,如果认真学好,未来或就业,或自己创作,完全可以自食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