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评论

“休假难”老毛病不能老治不好

庹亚男

本文字数:973

  不久前,四川省卫健委公布《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拟延长婚假,最长延至25天,婚假期间视为出勤,工资福利待遇不变,引发社会关注。(9月9日《经济参考报》)

  “期待抓紧落实”“建议全国推广”……对于四川拟延长婚假的做法,网友纷纷留言“力挺”。休假请假,关乎“打工人”的切身利益,它连着健康,也系着收入。假期休好了,工作的幸福感才能噌噌上涨。近年来,越来越多单位意识到这一点,适时调整假期。以婚假为例,全国已有28个省份推出婚假延长措施,这样的改变,慰人心坎。

  假期延长了,但真正“休好假”依然显得“看上去很美”。据“新华视点”记者调查,虽然全国多地延长了婚假,但在不少行业,婚假时长被“打折扣”较为普遍,“有假不能休”“有假不敢休”不在少数。不仅婚假,年假、病假、事假等,也常常遭遇“落地难”。“请假比求人还难”“休个假像犯了错”“蜀道难不如休假难”……看似调侃,却是“打工人”共同的无奈。

  休假难背后,有着诸多现实因素。有的是“有假不能休”。一些单位人手紧、任务重,“一个萝卜多个坑”。一旦有人休假,整个摊子就可能转不动。要么工作停摆,要么压力转嫁同事,两难之下,很多人只能望“假”兴叹。有的是“有假不敢休”。一些人担心被贴上“不上进”“不努力”的标签,羞耻感上头,“休假在心口难开”;还有人则是压力所迫,生怕一次离开,位置就没了、项目就丢了、机会就飞了,只好咬牙坚持、能忍则忍。

  当休假难的老病反复发作,无疑会引致“不良反应”。加班无休、连轴轮转,不但透支人的身心健康,也加剧他们的精神内耗。有调查显示,近年来职场心理问题发生率显著增加,“职场焦虑”成为心理咨询的关键词之一。此外,休假难具有相当强的负外部性。每个人都是社会系统的组成部件,一旦有人不休假,就会传导至整个系统,相互影响、相互内卷,最终谁都不敢开口。

  这个老毛病,像一道持续多年的考题,反复出现,却又迟迟未能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最近,不少企业开始“反内卷”,强制员工下班,到点清人,甚至有人鼓励管理者带头休假,让“放心休”形成一种自然而然的风气。这类“自我修复”,可谓积极尝试,值得点赞。

  但要根治顽疾,仍需更多制度配套。简化休假程序、消除各种隐性代价、降低休假门槛、完善权益保障等,让员工敢休假、休得起假。这样,假期才不会沦为纸面权利,而是可望、可享,也可及。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评论 A8“休假难”老毛病不能老治不好 庹亚男2025-09-10 2 2025年09月1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