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杜娟 通讯员穗规资宣)近日,位于东风东路与建设六马路交界处的广州市正骨医院新院区项目已取得规划许可,作为越秀区推动老城区风貌保护与功能提升的重点工程,该项目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广州市正骨医院新院区定位为大湾区中医骨伤科三甲专科医院,涵盖大湾区正骨医教研中心和正骨保健中心,拟设床位400床。选址位于广州市越秀区城市主干道东风东路和建设六马路交界处,包含一栋新建高层建筑和一栋华英医院旧址历史建筑,项目总用地面积约1297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80940平方米。
地块内部保留的华英医院是一栋历经百年风雨的老建筑,属于广州市第五批历史建筑。设计循迹历史,以绣花功夫传承岭南底蕴。通过“清—修—保—复—改”的策略,根据历史资料理清建筑原貌,修复主体结构,保护建筑核心要素,复原历史风貌,完善使用功能,活化利用空间,使其绽放新光彩。
裙楼采用具有传统韵味的拱形骑楼街,从历史建筑华英医院的立面提炼出具有岭南特色的“拱”元素,采用现代演绎的方式延续到新建筑裙楼之中,形成遮阳避雨的立体步行空间体系。建筑塔楼采取简洁的“方窗”造型。建筑立面的色彩和细节设计也与历史建筑相协调,带来院区整体形象的提升。
院区地下空间尽可能多地进行停车配建,通过“地面+地下双港湾”的规划策略,缓解了老城区高密度院区的地面交通压力,并能让患者在负一层落客进入医院;同时,将装卸车位移至地下室,洁净流线和污物流线在不同楼层独立卸货,避免了后勤作业对地上功能区的干扰。
项目采用“地铁站点+医疗建筑”一体化开发。交通上,来自地铁站的到访人流可通过地下站厅或首层骑楼直接进入医院,实现公共交通的无缝衔接;城市空间上,将地铁口、风亭和冷却塔等地铁附属设施与新建建筑有机融合,兼顾功能与美观;建筑结构上,采用与地铁融合共建的模式,上下结构充分衔接,整体集约经济、工期有效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