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冠军!39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夏铭
图、视频/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吴子良
“what’s up homie,it’s Tony!” 在广州白云区的一个工厂车间里,一位26岁的中国小伙正手握LED灯牌,用流利的英语向镜头介绍公司产品。与众不同的是,这个中国小伙在视频中用狂野的口音、魔性十足的肢体动作表演着,这些视频让海外网友直呼“停不下来”。你可能没想到的是,这个1999年出生的男生在海外粉丝量已达百万,成为名副其实的“海外带货一哥”。
他叫竹宇,人们更加熟知的是他的英文名Tony。通过其“整活”视频,Tony被众多美国网友称为自己的“中国老乡”。站在短视频营销的风口,这些风格特异的视频不仅带动其公司订单增长,更让世界认识了一位出色的广州外贸人。
生活中内敛害羞 镜头前搞怪有趣
在海外社交平台Instagram上, LC Sign(立晨广告标识)的官方账号的粉丝量已突破245万。倘若点开其账号中的视频,会发现每一条都遵循着独特的“Tony式配方”,视频开始的几秒内,Tony会率先针对一段短视频给出夸张的 reaction(反应),紧接着便毫不犹豫地向观众介绍起其公司灯牌的优势:提供三年质保、可定制各种形状、能发往全球……节奏快,还来不及反应,有关灯牌产品的知识就已经被强行植入观众脑中。这些简短却又让人上头的视频,每条都达到了百万播放量。有海外网友评价道:“Tony的视频是我唯一愿意看的广告!”
无论是外国名人的语气和神态,还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口音,竹宇都能信手拈来,“整活”水平一流。
今年,海外网红“甲亢哥”(Speed)开启中国行,国内的MCN机构也联系到了Tony邀请他参与直播。Tony依旧拿出了他的“拿手好戏”:旁若无人地向观众说着自家灯牌产品的特点。或许是第一次参与这样的大型直播,Tony直言自己非常紧张,“我感觉心脏都要跳出来了”。
实际上,平时日常生活里的竹宇跟镜头前的Tony是两个人。在镜头面前,Tony必须调动自己的情绪进行表演,像是一个专业的喜剧演员,自信满满。但在生活里,Tony给人的感觉是一个有些内敛的邻家男孩。
Tony的视频已经火到让他自己都难以想象。如今,每周都会有3到5位外国客户来到LC Sign的工厂来拜访Tony。虽是第一次见面,但当“粉丝”们见到Tony,却都像见到了老熟人一样。工厂里的员工们习以为常,对于时常到来的外国面孔也见怪不怪。每年,Tony都会随公司去美国参加行业展会,但今年LC Sign的展台人流量已经是去年的10倍多,Tony发现认识他的人也越来越多。“刚落地美国时,海关的人认识我,机场的保安认识我,去咖啡店买咖啡时发现店里的人也都认识我。”
反差感与幽默感是流量密码
Tony的视频散发着独特的“反差感”与“幽默感”。从表面上看,不过是一位普通的中国男生在工厂里介绍自家公司的LED灯牌,然而,他地道流利的英语贯口表演却总能精准戳中海外网友笑点,抛出的梗常常让人误以为他在美国生活多年。
实际上,Tony从未有过海外生活经历,其超强的语言天赋与其成长经历密不可分。Tony祖籍河南,于东莞长大。在其从事外贸工作的母亲的熏陶下,他自幼便观看了大量美国电影。求学期间,各类英语演讲比赛他都积极参与。后来,Tony就读于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毕业后Tony便留在广州进入外贸行业工作。用Tony自己的话说,从事外贸行业既是他的梦想,也是“自然而然”的选择。
Tony之所以能创作出让美国网友会心一笑的视频,还源于他对英语脱口秀节目的喜爱。大学毕业后,Tony便迷上了看英语脱口秀,喜剧演员们的幽默表演总能让Tony捧腹大笑。“用词简单但逻辑好笑,是脱口秀让我领悟到英语喜剧的表达形式。” Tony说道。
加入LC Sign后,Tony首先成为了一名销售。当时正逢TikTok在海外爆火,许多外贸从业者都在讨论要在海外平台上做营销,Tony意识到自己的机会来了。
Tony仍记得自己第一个爆火的视频,是车间恰巧生产了一个有“美国”字样的灯牌,Tony便拿起灯牌,说道:American sign 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的美国标识),这条视频在平台上引起热议。
谈及在海外“起号”的经验,Tony直言团队都沿用了国内短视频的爆款逻辑,“国内的短视频发展已经很成熟,我们都通过分析国内爆火短视频的爆点来进行学习创作,找到最火的视频进行模仿”。
“唯一的不同在于,海外账号需要考虑文化因素,要了解海外观众的喜好,创作出能让他们感到好笑的段子。”Tony说道。
搭建东西方文化交流桥梁
此前,一位海外网红探访LC Sign工厂时提及,之所以很多人喜欢Tony,原因在于他搭建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Tony以一位普通中国小伙的角色创作英文本土笑话,这种独特视角让观众感到新奇。
有网友曾表示,看Tony的视频就仿佛中国人看到了一位外国友人在说地道的潮汕话或东北口音,一句简单的“您吃了吗”便让人倍感亲切,打破了国界与文化的隔阂。
在Tony看来,打造个人形象IP仍只是为了提高公司曝光度,走红的目的是让更多人了解与接触到公司的产品。在Tony的视频中,“三年保修”“全球配送”等字眼频频出现。“真正能让客户下单的仍是质量过关的产品,不可能因为喜欢我就给我上万元的订单。”Tony表示。
在Tony的印象中,曾经有一位客户通过视频了解到他们的产品,买了样品回去测试后,发现这款灯牌在当地市场非常受欢迎,便一次性成交了5万美元的订单。客户满意地反馈道:“中国的灯牌产品性价比、质量极高。”根据公司内部的统计,Tony团队拍摄的视频为公司带来了30%的客户量增长。
在刚刚起步拍摄短视频的阶段,Tony的团队仅有两人,对于拍摄什么样的视频也摸不着头脑。如今团队已发展至13人,成员年轻且富有活力,最小的剪辑师仅22岁,运营策划也多为00后。正是这个年轻团队,凭借每天提交20个选题、发布8条视频的高效率,收获了百万海外粉丝。
Tony在网络爆红后,生活质量也有所改善。不过,Tony偶尔也会因知名度带来的压力而烦忧。“对我而言,这只是一份工作,但我担心自己会因言辞不当冒犯到他人。”Tony说道。
作为一个26岁的年轻人,Tony也有着自己的一套生活经验。“如今网络上有很多极端的声音,对年轻人造成了一定影响。我觉得大家还是要回归到现实生活中来,做好自己手头上的事。”Tony说道。
可以感受到,Tony的气质与广州许多外贸人的气质是相同的,具有敢于拼搏、敢于创新的冒险精神。
Tony认为,今后国内会有越来越多像他一样的人涌现。“三四年前TikTok兴起时,大家还在摸索阶段,如今海外社交媒体上的营销内容越来越丰富,受欢迎的视频越来越多,将会有无数个Tony出现在网络上。”Tony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