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民生周刊

暴雨季污水倒灌 排污管“返涌”难题何解

肖欢欢

本文字数:1606

  某小区排污管返涌,地面的污水味道很大。

  身边的安全隐患之排污管老化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肖欢欢

  连日来的暴雨天气,让一些小区的排污管出现了“返涌”现象:原本用于污水外排的管道出现倒灌,污水和异味给小区居民生活带来困扰,也存在安全隐患。对此,街道、社区和相关部门纷纷采取了应对措施。

  案例1:污水遍地出行靠铺砖

  解法:社区牵头,居民筹资清淤

  近日,家住荔湾区金花街道桃源街30号的居民向记者反映,雨后该小区出现污水返涌,影响了出行。

  6月15日一场大雨过后,桃源街30号一楼过道中有很多污泥,下水道中的污水也会往外冒。记者现场看到,一楼地面被水浸泡,居民们难以出行,只好找来一些砖头铺在地面上作为“通道”,部分“深水区”甚至要铺两层砖头,居民经过时险象环生。

  住户林女士介绍,近期该小区居民就受到排污管返涌的困扰,先是桃源街32号的排污管漏水,生活污水排到小区路面上;桃源街28号和30号围墙内的下水道只要一下雨也会出现返涌,污水和淤泥涌出地面。

  记者了解到,由于该小区楼龄较长,排污管堵塞问题一直存在。桃源社区居委会主任黄燕雯告诉记者,居委会近期专门组织居民召开协商会,由居民筹资对排污管进行清淤,每户出资80多元。“我们已经找了外面的工程队进行清淤。先观察一下清淤效果,如果后续还是堵,考虑将下面的管道挖开进一步处理。”

  案例2:雨后污水味道刺鼻

  解法:疏通管道,抬升排污渠管口

  “污水从排污管缺口渗出来,顺着路面到处流,尤其最近下雨,每天走在路面都能闻到刺鼻的臭味。”在荔湾区广苑小区,一位住户介绍。

  现场记者看到,其中一根碗口粗的排污管已经破损,而在排污管周围分布着排污渠,由于连日大雨,排污渠中的污水和淤泥都漫到地面上。

  6月19日下午,在该小区楼下,施工队正在现场作业。一位师傅告诉记者,该小区排污渠位置偏低,且有几条排污管破裂,所以一下雨就会返涌。“初步方案是先对居民楼下的排污渠进行清淤,并对几个主要排污渠的管口位置进行抬升。”

  案例3:一下大雨就水浸

  解法:积极清淤 改造工程已立项

  遭受排污管返涌困扰的还有白云区的云泉居小区,只要一下大雨,居民就要在深水中穿行。6月16日,该小区内雨水最深处达十多厘米,几个沙井盖中的污水直往外冒。

  该小区物业管理处工作人员表示,出现水浸是由于瞬时雨量大加上小区地势较低,积水难以及时外排。

  对此,白云区永平街道已协调区水务局、市排水公司对该小区所有排水管道、化粪池及连接市政管网的接口进行彻底排查清淤。据介绍,目前区水务局已经立项《陂塘排渠及公安支渠周边排水改造工程》,旨在系统性提升区域排水能力,现处于初步设计阶段。街道已将云泉居的情况和整治需求反馈给设计单位。

  代表、委员:

  设工作台账 绘“黑点”地图 实施连片清淤

  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市天河区城市管理第二保洁所所长王凤丽经常带领环卫工人队伍对市政道路进行清扫、排污。对于部分小区出现内涝和返涌的情况,她建议:第一,要对市内容易出现返涌的“黑点”进行统计,对一个片区内出现积水或返涌现象比较集中的区域,可通过连片实施清淤工程和建设排水设施的方法,既节省成本也解决问题;第二,要根据各个小区出现返涌的原因“一点一策”,可采取工程措施,实现区域内雨水管网贯通,从根本上解决区域内积水问题;第三,要设立预警机制,在降水强度达到预警值时,相关工作人员要及时值守点位,对积水进行抽排。

  广州市政协委员徐强表示,老城区的排水管道有的已经使用了数十年,因材料老化,淤泥与杂物常年堆积,排污管排水效率大打折扣。与此同时,不少老旧小区因为没有物业管理方,也没有物业维修资金,以至于小区排污管长期没有进行清淤。

  此外,随着城市建设发展,一些工地的施工也可能对附近的排水管网造成一定影响,如大面积硬质铺装阻断雨水下渗,让一些小区的雨水外排成为难题,进而导致小区内排污管道出现返涌。因此徐强建议,应该对全市容易出现返涌的小区和排污管道进行排查,设立工作台账,绘制“返涌黑点”地图。

  (记者微信:kittylesa)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民生周刊 A7暴雨季污水倒灌 排污管“返涌”难题何解 肖欢欢2025-06-23 2 2025年06月2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