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GA10版:东莞新闻

暨南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东莞市东部中心医院):

校地共建四年 写就华丽篇章

本文字数:3256

暨南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东莞市东部中心医院)

  2020年12月29日,东莞市政府和暨南大学携手,共建东莞市东部中心医院为暨南大学附属第六医院。4年来,在暨南大学这所百年名校的加持下,东莞市东部中心医院逐步向三甲医院、大学直属附属医院蜕变,越来越多市外、省外患者慕名前来。

  2024年,暨南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东莞市东部中心医院)医院门急诊人次超过100万,住院服务人次超过3.6万,比2020年分别增长27%、75%。这些鲜活的数据,见证了医院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取得的坚实成果。

  更令人自豪的是,校地共建为医院发展招揽了众多高层次人才;学科建设成效显著、捷报频传,结构布局更优化;“首例”技术不断开展,免去了群众求医奔波之苦;医院科研成果不断涌现……为校地共建写下了最好的注脚。

  筑巢引凤,构建高质量人才梯队

  今年8月,在武汉务工的徐平不慎从3米多高的架子上坠落,身上多处严重受伤,经急诊手术虽然保住了性命,但因脊髓损伤而导致的双腿瘫痪和大小便功能障碍让他和家人近乎崩溃,毕竟他还很年轻。

  徐平的妹妹徐君四处求医,机缘巧合下得知了暨南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东莞市东部中心医院)焦根龙教授在脊髓损伤领域有着独到的治疗方式,决定南下东莞。经过焦根龙团队6个多小时的手术,1个多月后,徐平瘫痪的双腿逐渐恢复了知觉,这让徐平及家人喜极而泣。

  脊髓损伤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一种严重疾病,有着较高的致残、致死率。近年来,焦根龙教授团队在该领域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开创了新的术式——显微镜下行硬脊膜切开减压松解、灌洗术,基本攻克了脊柱外科领域全部技术禁区。

  这一全新术式,包括术中使用的高倍显微镜设备,放在4年前根本不可能在东莞找到,是校地共建让这一切成为现实。

  医疗是民生之需,高质量的医疗健康保障是增进民生福祉、提升群众幸福感的重要一环,而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关键靠人才。作为暨南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东莞市东部中心医院)院长,知名脊柱外科专家焦根龙正是在实施校地共建后,受大学委派到东莞来工作的重要人才之一。

  共建伊始,暨南大学选派到医院的5位院领导均为双肩挑人才,且均为外科系统人才。他们到任后,按照“内育+外引”的思路,制定了在职学历教育管理办法、人才引进实施办法、人才引进安家补贴规定等一系列人才政策,吸引全国各地优秀人才,为医院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共建以来,暨大附六院博士从原先的1人,增加至24人;硕士从原先的37人,增加至138人;博导、硕导由0人分别增至3人、9人。

  培优培强,着力打造重点专科

  过去4年,暨南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东莞市东部中心医院)学科建设成效显著、捷报频传,结构布局更优化。

  共建前,医院只有骨科、急诊科、心血管内科、心理护理、伤口造口护理等5个东莞市临床重点(特色)专科。共建4年来,神经外科、眼科2个学科晋级为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实现省级临床重点专科零的突破;眼科、神经外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泌尿外科、麻醉科、中医皮肤科、针灸科、助产护理9个学科晋级为市临床重点(特色)专科。2024年省市临床重点专科还有望扩群。医院的卒中中心、胸痛中心、高血压达标中心、心衰中心先后获“国字号”认证,获批为东莞市区域中心危重症孕产妇和新生儿定点收治医院。

  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临床新技术涌现频率越来越快,保持医院学科的发展优势,关键在于科研技术创新。

  共建以来,在暨南大学的支持下,暨南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东莞市东部中心医院)成立了脊柱脊髓功能重建工程技术与材料广东省重点实验室东莞分中心、暨南大学肾脏外科研究所东莞基地,东莞市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通过东莞市重点实验室立项,即将成立东莞市脊柱脊髓损伤研究所,成立泌尿外科研究所和神经外科研究所……

  这些科研平台的建立,使医院科研工作屡创佳绩:共建4年来,各类科研项目立项111项,获科研经费1000余万元,立项项目数同比增长258.06%;发表SCI论文55篇,同比增长2650%,其中12篇影响因子大于10分;获得7项国家发明专利,40项实用新型专利,专利数量同比增长235.71%;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创新东莞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创新突破,医疗水平直线提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层次人才引进后,没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很多救治就没法开展。共建4年来,医院先后引进东莞市首台头部伽玛刀、东莞市首台百级通道科研型高端3.0T磁共振、高端蔡司手术显微镜系统等利器,为广大就医的患者提供了硬件保障。医院骨科完成东莞市首例、大湾区第二例骨科机器人(Mazor X)手术,是全省为数不多能同时开展微创三镜齐发的医院之一;神经外科开展东莞市首例清醒麻醉下功能区脑肿瘤切除术,填补了东莞在伽玛刀治疗领域的空白;眼科完成玻璃体切割术+眼内硅油填充+全视网膜光凝术+人工晶体悬吊术等多项高难度手术;泌尿外科开展广东首例全腹腔镜下自体肾移植、东莞市首例全腹腔镜腔静脉癌栓取出及肠代输尿管……

  4年来,暨南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东莞市东部中心医院)这样的“首例”越来越多,有太多的技术填补着医院及东莞的医疗技术空白,这些新技术、新项目的相继开展,使患者在东莞就可以享受到省级优质的医疗服务,免去了求医奔波之苦。

  2024年,国家公布2022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成绩,暨大附六院从C++晋级B级,在全国1521家三级综合医院中排第762名,比2021年首次参加考核提升269名;在广东省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医院位居全省121家综合医院第66名,比2021年提升27名,位居东莞市6家综合医院第3名,医疗服务质量显著提升。

  2024年度,医院国考指标持续向好,医院高质量发展稳步向前,其中微创手术人次、四级手术人次预计分别增长34.80%、42.86%,门诊、住院患者满意度持续提升,预计达到95分。而在这背后更有意义的是,越来越多群众看病不再奔波。

  用心服务,建设有温度的东莞“侨院”

  暨南大学是闻名海内外的百年知名侨校,东莞作为世界工厂,用“海纳百川、厚德务实”的城市精神和灵魂,吸引了全国56个民族、40多个国家的700多万人在此拼搏。共建4年来,医院充分结合侨校和世界工厂的特点,用心用情做好医疗服务,努力建设一所有温度的东莞“侨院”。

  用心服务企业。焦根龙院长担任企业健康副厂长,带头到企业,为企业免费提供医疗健康保健服务。2024年医院组织健康副厂长健康义诊、讲座近200场次,服务包括港澳台同胞在内的群众超过2万人次。医院的典型做法,得到了央视等各级媒体的报道,接受了多个单位的参观学习,3人获评为东莞市明星健康副厂长。

  挑起区域责任之担。作为东莞东部医疗中心,医院主动牵头建立了20个专科联盟,每年举办上百场专科联盟学术交流活动,带领区域医疗机构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积极协助区域医疗机构开展各项医疗技术,对区域医疗机构暂无条件收治的疑难危急重症患者,主动做好对接,既解决区域医疗机构的难题,更方便了患者就医。医院每月接收区域医疗机构疑难危急重症患者30多人次,呈逐步上升趋势。

  积极开展便民服务。建设智慧医院、提供病案复印、中医药邮寄配送到家服务,让信息多跑,患者少跑;外科大楼施工期间,将全部车位留给患者;设立医保服务中心,面对面快速解决医保患者就医难题……

  立足当下,展望未来,暨南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东莞市东部中心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脚步永不停歇,而且必将越走越快。

  专题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东莞新闻 DGA10校地共建四年 写就华丽篇章 2024-12-25 2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