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 马骏 通讯员松湖)记者昨日从东莞松山湖高新区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完成2024年178家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工作,结果显示松山湖高新区综合评价位居全国第20位,这也是松山湖高新区首次跻身前20强。
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2001年获批设立,2010年升格为国家高新区,总规划控制面积103平方公里;2018年,在松山湖国家高新区部分区域基础上,整合大朗、大岭山、黄江等周边镇部分区域共90.5平方公里,规划建设松山湖科学城;2020年7月,与深圳光明科学城共同获批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
在这里先进制造业集聚,形成了以华为公司为龙头的千亿级智能移动终端产业集群;重点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入选省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省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名单,先进制造业与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分别为39.7%、86.1%,先后获评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在这里科创资源集聚,已建成中国唯一、全球第四台散裂中子源与南方光源研究测试平台,散裂中子源二期已启动建设,先进阿秒激光即将动工建设,以国家实验室标准建设的省实验室——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投入使用。拥有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55家,全年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13.4%,居全国第一梯队。
在这里创新创业氛围浓厚,东莞市高层次人才基本在松山湖集聚,现有各类国家级人才84名,其中双聘及外籍院士21名,省级创新科研团队28个,博士工作站29家,本科学历以上人才占比48%。同时,松山湖建成国际创新创业社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等平台,密集举办松山湖科学会议、粤港澳大湾区院士峰会、华为全球开发者大会、数学论坛等科技创新活动,人才吸引力不断提升。
今年以来,松山湖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统领,聚力打造“高端产业集聚地、科技创新引领地、科技和产业人才向往地、绿美建设和精细化管理示范地、深化改革先行地”,引领东莞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作用更加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