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评论员 夏振彬
建交通,就是建城市;强广州,必须强枢纽。
近日,《广州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23—2035年)》(下称《规划》)正式印发,提出到2035年,打造全球重要综合交通枢纽。这是今年9月《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批后,首个印发的重要专项规划。
“考察一个城市首先看规划”。交通素有“先行官”之称。对于“先行官”的谋篇布局,意义不言而喻。《规划》洋洋七十余页,厚重、细致,既见大手笔,也显绣花功——我们常把一项重磅规划比作蓝图,透过这份蓝图,我们可以看到怎样的广州?
一个通达世界的广州。扩容提质白云机场,布局通用航空机场;优化港口功能布局,拓宽国际航运通道,完善海铁、江海等多式联运体系;构建十大对外高铁通道;持续推动广州与湾区城市由互联互通向直联直通转变,形成以广州为中心的“1小时交通圈”……“联”湾区,“链”全球。枢纽,本就是广州的独特禀赋、显著优势。蓝图里的广州,还将持续畅通对外综合运输通道,全面提高全球通达能力,打造通达世界的“超级枢纽”。
一个更具出行幸福感的广州。“‘食在广州’一直是广州的名片,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打造‘行在广州’的新名片。”出行,何以成为城市名片?《规划》提出构建绿色人本、全龄友好的交通体系:规划形成“中心放射+核极快联”快速路网络系统,中心城区45分钟通勤时间内居民占比不低于90%,建设步行友好城市,规划2500公里乡村风景道,规划520公里山海骑行贯通道……更便捷、更舒适、更绿色、更安全,这背后是广覆盖的轨道交通网、高密度的路网、更友好的慢行网,意味着城市将成为更宜居、更具魅力、更好满足群众需求的栖息地。
一个未来感满满的广州。打造逐梦低空的天空之城,探索“空中的士”等城市通勤新模式,拓展无人机等城市配送应用场景;打造全息感知体系,积极发展“地铁+智慧”地下物流系统;探索“智能的车”+“智慧的路”协同发展模式……满满科技范,处处未来感。广州交通将放飞“想象力”,以更高科技含量提升城市交通治理能力,将“现代感”拉满。
交通是现代城市的血脉。城市交通的连通性与城市功能、地位直接相关。根据GaWC发布的《世界城市名册2024》,广州全球排名再创新高,交通枢纽能级功不可没。世界级城市,必须有世界级影响力、辐射力。《规划》展现着广州作为世界一线城市的格局追求,贯穿着一股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将直接影响广州能跃升多高、能走多远。
“一张好的蓝图,只要是科学的、切合实际的、符合人民愿望的,大家就要一茬一茬接着干”。《规划》着眼于2035年,我们既要雷厉风行、马上就办,能干就多干一点,也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保持战略耐心,一张蓝图绘到底。近来,广州重点交通项目建设捷报频传:南中高速主线及南沙联络线正式开通、广州地铁三号线东延段正式运营、广佛出口放射线二期工程A线高架桥开放试运行……乘势而上,真抓实干,必能将蓝图变为“实景画”,助力广州提升城乡环境品质、优化空间结构、提升全球资源要素配置能力,为广州城市功能地位、活力潜力持续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