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评论

暴力催收早该收场了

皇甫思逸

本文字数:749

  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催收”二字,映入眼帘的词条大多呈负面:“催收骚扰家人怎么办”“催收为什么能打电话到单位”……前几日,澎湃新闻一篇“卧底催收公司30天”的报道,再次将催收行业的乱象推向人前。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暴力催收屡见不鲜,催收手段更是无所不用其极。恐吓、骚扰、侮辱借款人,利用员工私人手机进行高频短信电话轰炸,社交账号评论区留言刷屏,获取并滥用信用卡持卡人隐私信息……这些操作,对于涉事催收公司来说,已成“家常便饭”。更有甚者,恶意占用报警线路、医院急诊电话,已经严重干扰社会公共秩序。我们常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但以上种种,有不少属于“软暴力”催收行为,显然已经超过了法律允许的合理限度。

  催收,本应是金融机构在贷款逾期后,为了保障自身权益而采取的一种合理手段,如今却在灰色地带越走越远,很大原因是多方“失守”。不少金融机构将催收业务视为“脏活累活”,外包给了第三方催收公司,只当“甩手掌柜”,不管不顾,甚至还纵容其在法律边缘疯狂试探。而催收公司这边,一是“如果‘客客气气’地催收,很难完成回款”,二是达不到“回款率”标准,日后难以维系合作。在此情形下,催收乱象比比皆是。行业内因此也形成了恶性竞争,手段多、回款率高的催收公司反而蒸蒸日上、生意火爆。

  事实上,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在实操层面对催收行为和催收行业已经提出了不少规范要求。但从现实来看,要落地落实,仍有一段路要走。除了明确有关催收的国家标准,让其不再游走于灰色地带,还必须强调金融机构的主体责任,不能任其将催收业务“一包了之”。对于没有履行好监管责任的机构,有必要加大惩处力度,倒逼其合法合规开展催收业务。

  欠钱不还固然有问题,但不择手段的暴力催收同样不可取。让催收回归合理范畴、合法轨道,才能助力构建良性的金融环境和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评论 A4暴力催收早该收场了 皇甫思逸2024-10-25 2 2024年10月2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