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要闻

广州越秀公园建成华南首个“双碳”主题园

绿化垃圾不出园 化作春泥更护花

叶卡斯

本文字数:2716

公园里的绿化垃圾集中处理,可实现公园绿化垃圾“不出园”。

位于越秀公园内的碳中和主题园是华南地区首个“双碳”主题园。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耀烨 摄

  全面整改 出新出彩   

  听民声看转变 41

  “双碳”主题园怎么建

  占地面积约1400平方米,设有7个功能区

  “双碳”理念营建园区

  绿化景观——选种绿桐树、茄子树、油茶树等具有显著固碳释氧功能的树种,提高绿化率、增加碳汇量。

  可再生能源——园内科普展馆等建筑物屋顶装有分布式光伏发电板,借助智能化能源转换系统,以清洁能源为园内照明系统等进行供电。

  资源循环利用——园区废水和收集的雨水处理达标后,用于植物灌溉,减少水资源使用等。

  绿化垃圾变废为宝

  依托主题园,越秀公园探索推出城市公园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三全”新模式,实现公园绿化垃圾“不出园”,变废为宝,降碳减排。

  一是全领域覆盖处理,将园内所有园林绿化垃圾进行收集处理;

  二是全流程智慧监控,引入“互联网+”数据系统平台监控绿化垃圾处理全流程;

  三是全链条产业运营,实现绿化垃圾变废为宝。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叶卡斯 通讯员林园轩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邱伟荣

  广州市于2022年在越秀公园建成华南地区首个“双碳”主题园——碳中和主题园。两年来,依托主题园,越秀公园探索推出城市公园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三全”新模式,实现公园绿化垃圾“不出园”,变废为宝,降碳减排,平均每年处理绿化垃圾约200吨。2024年,越秀公园入选生态环境部公布的2023年绿色低碳基地类典型案例,为广东省唯一获选的绿色低碳公众参与实践基地,同时还被评为“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被中国公园协会授予公园绿化垃圾资源化利用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

  运用“双碳”理念进行园区营建和场景展示

  “左边是我们的林业碳汇示范区,右边是现代农业示范区。”一走进碳中和主题园的门口,越秀公园讲解员谭万良就向游客介绍起园内的特色示范区。

  碳中和主题园占地面积约1400平方米,设有7个功能区,集生产、生态、生活及科教于一体。园区在绿化、铺装、小品等各类景观营造以及园区用水用电等各方面,均融入“双碳”的理念,多场景展示新能源使用、资源循环利用等技术和理念。

  绿化景观方面,选种绿桐树、茄子树、油茶树等具有显著固碳释氧功能的树种,提高绿化率、增加碳汇量。“在林业碳汇示范区,我们向大家展示一些桐木,因为它们的固碳效果比较好,比如这棵新桐木,1万亩新桐木林每年可以吸收固定二氧化碳1.8万吨,释放氧气6.6万吨。”谭万良介绍道。在现代农业示范区,突出展示的是茄子树。谭万良告诉记者,这是颠覆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将一年生草本茄子,通过超级砧木嫁接变成灌木本的多年生模式,还可以将多品种茄子及辣椒、西红柿等茄科作物同时嫁接在同一棵砧木上。“一年生的茄子,结果后会枯萎,农民去处理它,重新翻土等环节,都有碳排放。茄子树采收后会再结果,可以重复生产,这就是一个减排的过程,是我们希望向大家推广的内容。”谭万良说。

  在新桐木和茄子树旁,园区利用“废品”打造绿色低碳创意场景,使用废弃塑料瓶搭建“勺嘴鹬”艺术墙、废弃地砖铺砌科普展馆建筑外表面、园艺工具剪刀设计成“鱼跃龙门”等,为整个碳中和主题园增添了不少意趣。可再生能源方面,园内科普展馆等建筑物屋顶装有分布式光伏发电板,借助智能化能源转换系统,以清洁能源为园内照明系统等进行供电。资源循环利用方面,中水回用展示水池采用目前国内领先的水处理技术,将园区废水和收集的雨水处理达标后,用于园区植物灌溉,减少水资源使用;园林垃圾资源化处理为塑料取代材料,制成锅碗瓢盆、餐具、挂钟、砧板等生活用品;以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处理产物——有机基质作为原材料,结合广府文化,设计开发“黑金”手环等文创产品。

  探索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三全”新模式

  园林垃圾资源化处理系统,是碳中和主题园的核心内容。园林绿化垃圾传统处理方式沤肥,占地面积大,耗费时间长,而且污染环境,处理不完的园林垃圾还要外运处理。越秀公园在碳中和主题园引入了基于高温好氧生物技术的园林垃圾资源化处理系统,探索出适合城市公园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三全”新模式——全领域覆盖处理、全流程智慧监控、全链条产业运营,实现公园绿化垃圾“不出园”,并变废为宝,既降碳又减排。

  全领域覆盖处理,指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为原则,将越秀公园内绿化管养、应急抢险、环卫保洁、水体养护等所有领域产生的园林绿化垃圾悉数收集、处理,实现公园绿化垃圾“不出园”,平均每年处理绿化垃圾约200吨。

  全流程智慧监控,指引入“互联网+”数据系统平台监控绿化垃圾收集、分类、处理、应用,各处理流程的数据即时上传至云端,为流程管理和分析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全链条产业运营,指打造前端收运、中间处理、后端应用的全产业链运营模式,实现绿化垃圾变废为宝,产出的有机质回用到土壤改良、绿化管养;枝干等制作成覆盖裸土的彩色有机覆盖物;有机基质用于园区林下经济菌类种植等。

  气候行动(广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谭盛东告诉记者,这里处理的主要是树叶、树枝等绿化垃圾,如果用传统方式自然发酵,其发酵周期要30至45天,使用园林垃圾资源化处理系统发酵,只需要24小时至72小时,效率大大提高,“而且公园绿化垃圾‘不出园’,有机质在公园里就地使用,减少外购肥料数量,省去运输环节,体现了减排的理念。”谭盛东说,越秀公园产出的有机质颇受好评,时不时会有一些游客和单位前来取用。正在装载有机质的广州市绿化有限公司员工梁卫红对记者说:“我们把这些有机质运出去种菜,这比一般的肥料好用!”

  发挥“公园+”服务功能倡导“全民低碳”

  碳中和主题园不仅实实在在变废为宝,而且成为宣传推广的平台。

  据介绍,碳中和主题园积极发挥“公园+”服务功能,自2022年建成以来,接待超10万人次、超1200家企事业单位前来参观学习,潜移默化地广泛开展双碳宣传教育,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一方面采取家校社园融合推进,政府支持、公益先行、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模式,开展全国低碳日、世界环境日等主题宣传活动,常态化开展“勺嘴鹬”塑鸟制作等形式多样的双碳科普研学活动,创建了“林长小队”“绿美小小讲解员”和“低碳小卫士”等品牌,将智慧科技和减碳行为科普充分融为一体,引导市民感知低碳、践行低碳。另一方面,合理利用公园的自然生态环境,打造1.2公里低碳生态径,串联包括碳中和主题园在内的多个关键生态节点,完善科普标识系统,让市民游客在越秀公园开放共享的空间中,开启低碳新体验。

  越秀公园园容绿化部部长李庆天告诉记者,目前广州还有很多地方使用比较传统的方式处理绿化垃圾,该公园希望把先进的资源化利用模式向更多地方推广,以减少碳排放。未来,越秀公园将以碳中和主题园为基础,向“零碳公园”转型发展,把以公园为中心的1公里辐射范围内社会各层面人群融入城市公园生活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要闻 A5绿化垃圾不出园 化作春泥更护花 叶卡斯2024-10-21 2 2024年10月2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