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都市新闻·文化

正青春遇几许愁 以梦为马 以爱为伴

孙珺

本文字数:2222

肖信斌

  正在热映的《头脑特工队2》无疑是暑期档最能引起少男少女们共鸣的电影之一。影片对“青春期”焦虑、倦怠等情绪的生动演绎,使得“青春期”情绪问题再度成为这个暑假的热议话题。

  正值“青春期”的少年及其家长或许正面临很多困惑:如何排解成长焦虑?怎么提高成绩?如何与同学相处?亲子关系如何梳理?对此,资深教育工作者肖信斌推出的新作《给高中生的建议》,给出了一些切实的建议。

  此外,这份多角度解析“青春期”的“青春书单”,也能帮到少年和家长们。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孙珺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孙珺

  “情绪”打架 青春“易燃”

  大脑发育过程所致

  据统计,今年暑期档热门影片《头脑特工队2》的全球票房日前已达14.6亿美元,超越《冰雪奇缘2》的14.5亿美元,成为新的影史动画电影票房冠军。

  电影《头脑特工队》通过5个情绪小人的设定,告诉孩子:我们的情绪有很多种,它们共同作用才构成了我们的情感家园。《头脑特工队2》延续前作设定,不过随着主人公莱莉长大,故事的关键词切换到了“青春期”。

  青春期的到来伴随着一支新的“情绪小分队”加入,它们包括焦焦(焦虑)、慕慕(羡慕)、尬尬(尴尬)和丧丧(倦怠)。“焦焦”的强势撼动了“乐乐”在控制台的C位,让13岁的莱莉备受困扰。与此同时,莱莉妈妈的大脑被“忧伤”控制,而爸爸的情绪C位是“愤怒”,这些“情绪小人”的入侵,让这个可爱的家庭蒙上了一层灰色。

  目前,针对这部现象级电影的讨论也从“青春期”延伸到更多关于情绪、成长、亲子关系的思考。青春期的孩子常常让父母产生难以言喻的失落和愤怒:那个曾经乖巧听话的孩子去哪儿了?为什么孩子一会儿一个样,好像有几个不同的人格在打架?

  “全脑教养”提出者、哈佛大学医学博士丹尼尔·西格尔在著作《青春期大脑风暴》中揭示,青春期大脑产生的两个重要变化让孩子们经历了一场“风暴”,这才是青少年阴晴不定的重要成因。一方面,多巴胺会刺激青少年追求新鲜事物,使他们经常只看到眼前而不考虑长远;另一方面,大脑中神经回路的修剪也导致青少年的思考和行为方式发生重要改变。

  《头脑特工队》系列电影中“情绪小人”打架的场景,也许更能帮助父母对青春期建立更科学的理解。大脑中负责驱动情绪的边缘系统从10到12岁开始就会发生重大变化,而负责决策、计划和自我控制的前额叶皮层则处在大脑发育清单的最后一项,直至20多岁才发育完成,二者发育速度的不匹配让片中的“莱莉”变得“易燃”。

  学业有成 身心健康

  重要的因素是性格

  对于青春期少年的“阴晴不定”及他们面临的学习困扰,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的中学教师,无疑是最有发言权的一个群体。

  作为一个资深校长,《给高中生的建议》的作者肖信斌认为,一个高中生的健康成长,重要的因素是性格,而不是分数。分数只能改变你的生活轨迹,而性格则能够决定你一生的命运。他提到,高一要确立人生梦想,有人生梦想就会有动力;高二要练就内心强大、性格坚毅的意志品质;高三,要正确认识和对待每一次考分。

  广州日报:您是一位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很多人认为阅读理解和作文的分数很难提高,您对学语文有什么建议吗?

  肖信斌:我的语文学习经验是读读写写。读有精读和泛读,精读的东西要读到背下来,泛读的东西要多多益善。作文有命题写和自己写。命题写的东西命题要准,思路要新。自己写的东西要天天坚持,形成习惯。

  广州日报:应该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办法?

  肖信斌:网上各种各样的“学霸笔记”等都是别人的经验之谈,对别人有效,对自己不一定有效。有效果的学习方法,只能是属于每一个学生自己的学习方法。我谈几点方向性的建议:

  第一,不要在各门功课上平均使用时间,也不要在自己有兴趣的优势学科上花过多的时间,要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差异化地安排。

  第二,不要把对老师的喜欢程度转化为在这个老师所教课程上花工夫的程度。这个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偏科。

  第三,不要认为某一门课程难学就怕它,就应付。

  第四,要培养自己对每门科目的学习兴趣,有兴趣的要学好,没兴趣的培养兴趣也要学好。

  第五,找到自己的最佳学习时段,把自己认为最难学的功课放在这个学习时段。

  广州日报:您对高中生家长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肖信斌:我建议高中生家长最好用无声的行动支持孩子,给予爱心的陪伴,不要过多地过问孩子的学习成绩。每一位家长都应该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让孩子向你敞开懵懂的心扉,与你讨论学习、生活、交流上的困惑。

  这份“青春书单”请收好

  《青春期大脑风暴》

  “第七感工具”“全脑教养法”

  这是一本通过描述青春期大脑的变化来理解青春期的书。书中整合了西格尔博士知名的“第七感工具”和“全脑教养法”理论,将其运用于青春期(12~24岁)年龄段,这本书里既有科学,也有故事,还有实用的技巧,能帮助父母看到自己的童年与成长。

  《比青春期更关键》

  科学解读青春期迷惑行为

  这是一部跨学科的绝妙之作,涉及自然科学、心理学、社会学、遗传学、生物进化学及神经科学。从科学的角度解读青春期迷惑行为,并非说教,也非鸡汤。这本书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青少年要通过成长道路上不计其数的差错来保证一个完整成熟的人格。

  《与青春期孩子的18场关键对话》

  让孩子主动谈心的秘诀

  本书从青春期孩子面临的身心变化、校园社交困扰、课业焦虑、亲子关系危机4大视角,解析青春期必经的大小状况。从青春期孩子自述角度切入,讲述61个真实案例,作者基于在学校心理咨询领域的实战经验,解析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动态,传授父母让孩子主动谈心的秘诀,指导父母为孩子营造支持性的成长环境。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APP
广州日报都市新闻·文化 A12正青春遇几许愁 以梦为马 以爱为伴 孙珺2024-07-31 2 2024年07月3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