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在酒后开启智能驾驶辅助,算酒驾吗?”“开启NOA(智能领航辅助)后,我是不是可以在上班路上边‘开车’边化妆?”随着城区NOA落地声起,有车企放出“今年全国都能开”目标。然而,现实情况却“很骨感”。出于安全等原因,当下法规法律对NOA等有驾驶上的约束。更有业内人士指出,当前高速或城区NOA都只是“可用”阶段,距离“好用”“爱用”还有距离,高阶智能驾驶系统量产落地仍然面临挑战。 文、图、表/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邓莉
知识点
NOA全称为Navigate on Autopilot,常译为“领航辅助驾驶”。通过NOA,用户可在特定道路范围实现点对点的导航辅助驾驶功能,车辆可在无人接管情况下到达目的地。
城区NOA“全国能开”?
大部分只是“可用”阶段
2024年已经过去一半,车企智能驾驶的竞争点从开城数量集体转向“全国都能开”。而且今年喊出NOA“全国都能开,每条路都能开”的不只是一家,不仅有华为、小米这类跨界造车者,还有比亚迪、小鹏、理想、极越这几家专心造车的新能源车企。
不过,在7月举办的中国汽车论坛上,作为NOA的供应商,地平线总裁陈黎明指出:目前已量产的城区NOA大部分只是“可用”阶段,未达到“好用”阶段,更距离消费者“爱用”甚远。
他分析指出,目前NOA主要的问题包括“通行效率低、行为不拟人、‘快速开城’导致可用性下降,通过率低”等情况。同时,陈黎明也说了一句大实话:“真正好用的智驾,不仅要保障物理安全,更重要的是心理安全。”
相关数据:自动驾驶市场规模预计达2880亿元
国信证券分析表示,2023年,车主购买带有城区辅助驾驶功能的车占我国乘用车市场整体的0.3%,市场规模约27亿元;至2025年,若在广汽、理想、小鹏、比亚迪、问界、小米、蔚来、吉利、特斯拉等车企联合发力下,国内带有城区辅助驾驶的自动驾驶渗透率预计达6%,市场规模约510亿元;到远期,假设我国80%乘用车搭载城区辅助驾驶功能,其中60%的车主愿意支付2万元买断费用,我国乘用车自动驾驶市场规模预计达2880亿元。
法规怎么说?
酒后开启自动驾驶辅助功能,仍应认定为酒后驾驶
NOA能给人们生活带来多大便利?本文开头消费者的疑问是否能解答?至少从相关交通法规来看,对NOA智能驾驶的法规约束依然很多。如“珠海公安”官方公众号在7月推送中就针对热点普及相关知识。有市民询问:“酒后开启自动驾驶(智能驾驶辅助功能),算酒驾吗?”为此,珠海公安举例今年3月4日发生在浙江宁波的一个真实交通事故:案例中喝酒后的孙某上车后,启动车辆的驾驶辅助系统,设定好车速和车道保持,就开始睡觉,随后与前车发生了碰撞事故。经交警认定,孙某因未按操作规范安全驾驶车辆、未取得驾驶证驾驶机动车、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过错,负事故主要责任。
珠海公安以此为例表示,辅助驾驶系统可以在单一车道内实现有限的自动驾驶,但驾驶员依然需要对车辆拥有控制权且随时能够接管车辆,酒后开启自动驾驶辅助功能,仍应认定为酒后驾驶。所以,警方回应很明确,使用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时容不得一点走神。
趋势:智驾技术路线一直在变
为何说NOA仍然不成熟?因为不仅众多车企仍在旧技术路线上尝试突破瓶颈,新技术也在不断迭代。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蔚来、小鹏、理想和比亚迪等纷纷提出自身“轻地图、重感知”的城区NOA落地时间表,而华为、极越、小鹏等更进一步,目标是做到真正无图的城区NOA。但从今年初开始,由于受到特斯拉的启发,智能驾驶技术又转向端到端技术(End-to-End)。
从事智驾系统开发的工程师陈煌告诉记者,与传统的多模块方案相比,端到端自动驾驶方案将感知、预测和规划整合到单一模型中,简化了方案结构,可模拟人类驾驶员直接从视觉输入做出驾驶决策,以数据和算力为主导,能够有效解决模块化方案的长尾场景,提升模型的训练效率和性能上限。
从当前技术发展趋势来看,目前,NOA功能从高速NOA向城区NOA发展,城市无图NOA已成为下一阶段的技术需求。
观察:安全上路还需理性“放行”
对于自动驾驶产业的发展来说,城区NOA有它存在的必然性,但在安全上,业内认为需要更加保守,并且从法规上理性“放行”。业内提醒,现阶段所有品牌方给出的城区NOA解决方案都属于在特定条件下的辅助驾驶能力,而不是智能驾驶,更不能完全代替驾驶员的人工驾驶。如果部分车企把城区NOA作为营销噱头,避开其现有功能真实水平,就是难免会误导消费者。
从目前来看,高速NOA能够缓解长时间驾驶的疲劳感,可以算是一种“舒适配置”,而城区NOA意义不大,因为大多数人每天市区通勤驾驶时间都不会太长。对用户来说,可以“让子弹再飞一会”,当下不需要将城区NOA功能的有无当作选车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