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禁制售“特供酒”!7日起,市场监管总局就严禁制售“特供酒”公告公开征求意见,提出严禁生产、销售含有“特供”“专供”“内供”党政机关和军队等类似标识内容的酒类商品等。
“特供酒”,相关部门严打久矣。但从报道看,它们并未销声匿迹,依然潜滋暗长,害人匪浅。此番发布公告,正是应需而动,针对相关乱象露头就打、穷追猛打,保持高压态势。
观察公告内容,“严”字一以贯之:不仅对生产、销售、经营、宣传推销等各环节零容忍,还对设计、制作、发布相关广告,印刷相关商标标识、包装、酒瓶标签贴纸等一概说“不”。接下来重拳出击,成效可期。当然,要让“特供酒”彻底停供,还需想前一步、抓深一层。
一为防“变形”。“特供酒”之所以禁而不绝,会变身是一重要原因。除了“特供”“专供”“内供”,还有“特制”“定制”“尊享”……严打高压之下,今后还会有哪些新变种?二要破“隐身”。“专供酒”见不得光,不会明目张胆、招摇过市。尤其在电商、直播、社交平台等助力下,其“隐身”技能愈发强大。如何针对新情况新问题,精准识别、细化监管,进一步压缩其生存空间,是一大关键。三为除“土壤”。有需求就有市场,供给与需求往往相互依存、相互“成就”。“特供酒”如迷魂汤,迎合了一些人的虚荣心、炫耀欲——此“疾”不除,“特供”难消。 (夏振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