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评论

工业区改造需更多“西塱样本”

付迎红

本文字数:1131

  近日,《荔湾区西塱村村镇工业集聚区城市更新单元详细规划》经审议通过。西塱村村镇工业集聚区是广州市第一批村镇工业集聚区更新改造试点项目,也是全市首个由村集体自主筹措资金对工业集聚区实施自主改造的案例。(3月20日大洋网)

  存量更新时代,村镇工业集聚区作为最具空间潜力的用地类型之一,其更新改造对于保障全市产业空间供给、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而言意义非凡。再加上此类工业集聚区用地成本低、使用多元灵活,很受初创企业、中小微企业青睐,之于培育发展民营企业特别是制造领域企业也是不可或缺。

  目前来看,广州现有村镇工业集聚区超两千个,更新改造后的潜力不可估量。面对如此庞大的规模,势必要探索出适合广州实践的新路径,以及一批具有可复制性和典型意义的广州样本。当下荔湾区西塱村改造所迈出的一步,无疑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解题思路。

  村镇工业集聚区改造并不是简单地拆拆建建、缝缝补补。受“小、散、乱”等历史积弊影响,此类改造绝非一蹴而就,必须蹚出一条贴合转型发展规律、符合各方利益的新路径,循序渐进完成迭代升级。

  “钱”的问题很重要。但凡涉及重大项目改造,“钱从哪里来”永远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而工业集聚区更新周期较长、改造成本高,要筹集资金并不容易。此时,像西塱村村集体“自掏腰包”自主筹措的模式就是一个可行的办法,有助于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方式。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全市更大范围的改造工作中,还要鼓励各类社会主体参与进来,充分研究社会资本、民间力量参与改造的利益诉求,注重统筹多元主体利益,以激励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

  “产业”的问题极关键。有调查研究发现,部分传统工业集聚区还存在园区开发粗放、产业关联度较弱、主导产业不清晰等问题,“有企业无产业”和产业低水平重复的现象比较常见。对此,必须要摒弃“先改空间、后引产业”的传统发展模式,将产业升级和空间改造一体同步推进。西塱村项目聚焦“现代都市工业+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顺应“工业上楼”产业发展新趋势,打造集生产空间、研发空间等于一体的复合型空间,对于提升产业空间服务水平,促进产业集聚、业态升级裨益良多。

  “人”的问题不容轻忽。项目改造,主体是人,落脚点也在于人。从惠企便民的角度看,工业集聚区改造不只是简单解决空间增量的问题,还要注重构建舒适宜居的生产生活环境。西塱村项目打造兼顾生产、生活、休闲的复合绿廊,海珠区唯品同创汇园区融汇潮流时尚、创意办公、商业资讯于一体,个中经验值得借鉴。

  改出新天地、焕发新活力,仍需继续总结经验、学习取经,如此方能把弯路走直、把陡路走平。

  (付迎红)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APP
广州日报评论 A4工业区改造需更多“西塱样本” 付迎红2024-03-22 2 2024年03月2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