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勇立潮头——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的关切与寄望,为大湾区在宽广航道上奋楫扬帆指明了方向。当前,粤港澳大湾区正以强劲的势头、开放的姿态、协作的步伐,锚定“一点两地”的全新定位,书写高质量发展的优异答卷。
让我们走近大湾区11个城市的“弄潮儿”们,倾听他们奋楫远航的梦想和心声。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申卉、曾毅、林欣潼、肖欢欢、刘畅、谢英君、陈治家、耿旭静、董业衡、何瑞琪、刘鹏飞、刘满元、张翔宇、于敢勇、陈明、黄文生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庄小龙、陈治家、刘畅、谢英君、耿旭静、董业衡、杨耀烨、陈枫、刘满元、张翔宇、于敢勇、陈明、黄文生 (部分图片由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办公室、受访者提供)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朱伟:
把规划抓在手上 把项目落在地上
把未来融在路上 把百姓记在心上
五年来,广东省携手港澳推动大湾区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大湾区综合实力逐步增强。我们始终坚持“把规划抓在手上、把项目落在地上、把未来融在路上、把百姓记在心上”。
下一步,我们将推进重大合作平台建设,更好发挥重大合作平台在深化改革、扩大开发、促进合作中的试验示范作用;推动重大合作平台立足各自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打造紧密协作的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
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
支持香港各界用好广州南沙等重大合作平台的机遇
香港特区政府已在不同领域推动多项便利措施,支持香港居民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发展,并协助大湾区内地人才前往香港开拓新机遇,发挥香港“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平台角色作用。
我们会持续深化穗港两地高水平合作,包括继续鼓励和支持香港各界用好广州南沙等重大合作平台的发展机遇,展现大湾区城市的团结一致,丰富大湾区故事内涵,持续推进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澳门特区政府经济及科技发展局局长戴建业:
与大湾区的兄弟城市做到优势互补、合作互惠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实施5年来,澳门秉持“国家所需,澳门所长”原则,在增强特区发展动能的同时,还在促进科技发展、加强规则对接等方面积极参与国家及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展望未来,澳门将加快落实规划纲要所订立的重点任务,立足于澳门“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定位,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叠加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独特优势,希望与大湾区的兄弟城市做到优势互补、合作互惠,更好服务于国家层面的战略布局。
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穗港智造合作区管委会党组书记、主任代新祥:
立足“黄金内湾”顶点区位优势 服务大湾区“一点两地”定位
广州穗港智造合作区地处广州市“一廊一带”布局战略交汇点和“东进南拓”战略交汇点,是环珠江口“黄金内湾”的顶点。合作区坚持制造业为本,深入推进穗港澳深层次合作,现有港资企业253家,世界500强企业累计107家。
立足顶点,我们将全力服务大湾区“一点两地”定位,充分发挥合作区在广州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的产业引领作用。在发挥先进制造业集聚优势方面,全力增强新质生产力引领带动作用。
东莞滨海湾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孙海波:
全力争创国家级莞港合作平台
作为东莞粤港澳合作发展特色合作平台,东莞滨海湾新区规划建设一批面向港澳的平台项目,滨海湾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累计引进161家粤港澳台侨企业入驻;完成土地整备近9000亩;启动重大基建项目43个。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推进,滨海湾新区将主动加强与香港各界沟通对接,全力争创国家级莞港合作平台。
佛山三龙湾科技城管委会负责人:
推进与港澳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共建协同创新平台
佛山三龙湾科技城做实做强粤港澳合作高端服务示范区建设,自香港科技大学(佛山)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运营以来,累计29个来自粤港澳地区的科技项目入驻孵化,2023年新增引进企业6家,新签约落户产业项目9个。三龙湾将全方位加强与港澳创新协同,持续依托粤港澳合作高端服务示范区,推进与港澳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共建协同创新平台。
南沙区大湾区办主任、南沙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杨帆:
打造未来之城 引领黄金内湾
广州“二次创业”号角响起,南沙正加快从地理中心变身成为区域交通中心和功能枢纽中心,对大湾区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增强。
未来我们将以加速实施《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为牵引,集中资源力量推进庆盛枢纽、南沙湾、南沙枢纽3个先行启动区建设,推动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改革落地见效。随着南沙“未来发展核”能级提升,“未来广州”将在南沙变为实景图,成为大湾区特别是引领“黄金内湾”发展的核心引擎。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民生事务局局长黄宇杰:
通过一个个“小切口”场景 不断增加琴澳居民幸福感
我们通过一个个“小切口”场景,不断增加琴澳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作为内地第一个专为澳门居民打造的综合性民生项目,“澳门新街坊”集居住、教育、养老等功能于一体。目前,建成4000个住房单位,学校、卫生站、商户等也相继入驻。
随着合作区封关运行,未来琴澳之间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将更加高效便捷流动,在合作区学习、就业、创业、生活的澳门居民,将有更强的“新家园”获得感。
深圳市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署署长曾坚朋:
重大项目“干起来”、科创资源“聚起来”、深港协同创新“联起来”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发布以来,河套的制度创新步履不停,持续跑出“加速度”。在科技创新方面,举行了2023年新引进项目集中签约暨新落成项目集中入驻等活动,推动重大项目“干起来”、科创资源“聚起来”、深港协同创新“联起来”、标识形象“亮起来”、金融支持科创“走起来”、科研配套服务“链起来”。
未来,我们将积极发挥河套合作区辐射带动作用,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平台联动发展,共同推进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中山市翠亨新区党工委书记张会洋:
全力参与创建粤港澳大湾区珠江口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试点建设
作为中山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主阵地,中山翠亨新区抢抓深中通道西岸“第一站”发展机遇,奋力打造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示范区。积极联动深圳前海、东莞滨海湾新区,全力参与创建粤港澳大湾区珠江口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试点建设,争创国家级平台。接下来,翠亨新区将抢抓深中通道建成通车重大历史机遇,打造湾区融合发展“样板区”。
肇庆市鼎湖区委书记,肇庆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刘运通:
持续以头号力度推进从“大基建”向“大产业”战略转型
肇庆新区深度嵌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全面加快从“大基建”向“大产业”战略转型,承接全省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布局,走好产城融合发展新路。深度参与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未来肇庆新区将聚焦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争当肇庆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的主阵地、产城融合的示范区。
惠州仲恺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潼湖生态智慧区管委会主任汤俊:
依托湾区城市资源,持续引进港澳项目,打造深度融合发展平台
惠州潼湖生态智慧区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城市资源,持续引进港澳项目,全力打造深度融合大湾区的发展平台。大力推进港澳青创园建设,打造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一站式服务平台,引进培育一批港澳资科创型企业、科研机构,聚集一批港澳籍创新人才。力争今年建成“潼湖生态智慧区科创孵化基地”,3年内认定为国家级孵化器。
江门市大湾区办专职副主任赵尔威:
打造面向港澳居民和世界华侨华人的引资引智创业创新平台
江门主要从文化交流、经贸合作、维护权益、侨务智库四个方面加快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建设的扎实推进。目前江门正推广便利华侨华人投资制度改革经验,谋划更多改革创新试点;加快与深圳、香港共建现代产业合作区,建设港澳居民、华侨华人发展新平台,并加快推动江门“侨梦苑”核心区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