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要闻

广州的春节“无戏不成年” 一起聊聊春节文艺演出如何让市民叫好——

花市可搭台唱戏 村晚可游园互动

张素芹、莫斯其格

本文字数:3413

粤剧演出增添了“年味”。广州日报全媒记者廖雪明 摄

原创舞剧《醒·狮》深受市民喜爱。(资料图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维宣摄

兔年春节期间,粤剧艺术博物馆上演了“梅花牡丹竞芳菲”文艺名家广福台惠民演出。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廖雪明 摄

春节期间,各类文化惠民活动让市民大饱眼福。(资料图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俊杰摄

“花市怎么办”邀您来畅谈,扫码进入意见征集页面。

  过年看大戏,无戏不成年。在广州过年期间,各类粤剧、联欢晚会、“村晚”等文化演艺活动上演。其中,“春班”(春节期间粤剧表演团体的演出活动统称“春班”)作为珠三角及粤西地区独具特色的民俗,受到市民热捧,一家人一起看一场热闹喜庆、大团圆结局的大戏,更有过年的气氛。此外,丰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活动也实现了广大市民游客对广府年味的向往。如何进一步提升这些春节文艺活动的质量和吸引力?如何让看戏看演出真的能博得市民喝彩和拍手叫好?文艺工作者、活动相关负责人和市民一起参与了讨论。

  统筹:何超、占豪剑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素芹、莫斯其格

  广州市文化馆副馆长 石泉

  “村晚”可以游园形式激发与市民更多互动

  “春节期间要想找年味,到文化馆来,肯定没错。”石泉笑着说,“全民艺术普及、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就是广州市文化馆的核心工作。春节期间,我们将准备丰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活动,跟广大市民游客一同感受广府年味。”

  他介绍,今年春节期间,城乡融合的美丽广州、热情包容的乡土风貌、悠久灿烂的岭南文化,点亮广州云上“村晚”的舞台。这台“村晚”通过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央视频等媒体平台播出,把接地气、有喜气、暖人心的广州美好景象传递到全国观众眼前。

  “我们正在筹备新一年的‘村晚’。”石泉透露,新年的“村晚”主舞台将设在广州市文化馆园区内,“我们争取把占地面积约14.2万平方米的园区都用上。届时,‘村晚’将以游园的形式进行,观众们可跟随着演员们的舞步,在一个个精彩的节目中欣赏到广州文化新地标的岭南韵味与文化魅力。”

  广州“村晚”的大舞台上,一直是老百姓唱主角,演出的作品个个鲜活动人,充满真情实感。石泉表示,新一年的“村晚”,希望跟市民朋友有更多的互动,“我们计划于今年12月25日、26日在园区内开展‘村晚’录制活动。届时,走进文化馆参观游玩的市民游客可以现场感受广州‘村晚’的热烈氛围,他们既是观众也是这场录制的参与者。大家热热闹闹地玩起来,我们通过镜头,把老百姓的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呈现在全国观众面前。”

  广州市文化发展集团副总经理 史前进

  加强春节演出规划统筹 《醒·狮》将上演纪念版

  “‘广州过年,花城看花’,这么多年广州一直在打造这个品牌活动。我们也一直在考虑,怎么把春节期间的文艺演出活动做得更好、更丰富。”史前进告诉记者。

  如何办好春节期间的文艺演出活动,史前进表示,目前有几方面进展。“首先是结合院团大型剧目春节期间的演出,做好精品剧目展演,并做相应的宣推,让更多市民和游客了解演出排期和剧目。与此同时,结合广州春节期间的重点活动,做好主题文艺演出。第三类是结合各个区的需要,推出系列文化惠民活动。”

  目前已经确定的是,舞剧《醒·狮》将于2024年春节在广州大剧院举行迎春展演和剧目五周年纪念版演出。史前进表示,自2018年首演以来,《醒·狮》已经在全国巡演了260多场,每到一处都会引起观众观剧的热潮。“2024年2月3日、4日我们推出纪念版的演出,跟每一位喜欢《醒·狮》的观众一起迎接新年。同时,每年春节期间广州粤剧的春班演出、广东音乐曲艺团的新年音乐会也是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目前我们正在积极了解和统计各专业院团春节期间演出计划,希望通过各种丰富的文艺演出活动,加持广州的年味,营造浓厚的新春佳节艺术氛围。”史前进期待,通过更好的统筹和规划,让艺术家、文艺工作者和广大市民观众在新春佳节实现双向奔赴。

  广东粤剧院一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 文汝清

  春班演到更多地方 为基层市民带来更多年味

  春班是粤剧的一大特色。广东粤剧院一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文汝清介绍,“春班的火爆,能证明一个粤剧团体受欢迎的程度。对于粤剧人来说,过年就是要做春班,春班做得越多,剧团就会越红火,一整年都热热闹闹。”

  文汝清从记事起就知道春班,因为他父亲是粤剧团的,每年春节都要到各地演出。文汝清第一次参与春班时还是广东粤剧学校的学生,“2000年春节,我们跟着罗品超、罗家宝等老前辈一起演出。当时学校成立了广东粤剧青年团,以我们1995级粤剧班学生为主,整班人去到电白、吴川、东莞等地,配合泰斗级的演员们演出。”

  2001年文汝清入职广东粤剧院,“从2002年开始正式出演春班,演了20多年,最多的一年演了36场,少的时候也有二十来场。”

  “我们一般是年初三开始正式演出,现在我们粤剧院也有‘新年看大戏’品牌项目,就是春节期间会在我们粤剧院演几场戏,然后就到粤西、东莞等地的乡村去演。”文汝清说。

  春节一般是人们在家陪家人过年团聚的日子,但春节也是粤剧院团工作任务特别多的时候。每次出发演出前,院里的小年轻就会向已婚的前辈或同事讨红包,“这已经成为一个习俗,大家穿着漂亮的衣服,拿着红包说着吉利话,每个人都很开心,然后一车人欢声笑语地出发,像家人一样亲近。”

  春班演出跟平常最不一样的就是人特别多。尤其去到粤西,或者珠三角,大多数演出的地方都是村里面搭建的舞台。村里面外出工作的年轻人都回来了,周围十里八乡的人也都来追春班,一场演出通常有两万观众。“我们见到观众越多,就越卖力,越起劲儿。过年时演的剧目都是喜庆的、欢乐的、大团圆结局的。”

  市民说

  可以尝试让粤剧重新回到市集

  李姓姐妹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都喜欢看粤剧,以往春节曾去东莞、佛山、四会等地追春班看大戏。

  “这几年春节期间,广州的剧院也慢慢开始有粤剧春班上演,就不用往外跑了,遇到自己喜欢的戏码,我们也愿意买票去看大戏。”姐妹俩说,“因为春班上演的大多是大团圆、和和美美或者欢乐热闹的剧目,所以感觉有粤剧看的新年也会更有过年的氛围。”

  2023年春节,姐妹俩看的是广东粤剧院的现代新编戏《东江紫荆红》,2021年春节看的是《彭庆华折子戏专场》,“这些都是省院在广州安排的春班戏。”

  有市民建议在花市搭个台唱折子戏,对此,姐妹俩表示,“如果有我们喜欢的演员和剧目选段,我们会专门去看的;如果在逛花市听到锣鼓声和粤曲,我们也会跑去看看的。因为我们对这些音乐有亲切感。”

  “我以前去听讲座,说粤剧本来就是源于市井,是贩夫走卒卖鱼佬们一边劳作一边看的娱乐,我认为可以尝试让粤剧重新回到市集上,让更多平时没接触到的人尝试去接触,说不定他们看过听过就会发现自己喜欢呢?这样可以吸引更多人走进剧院去看。”姐妹俩表示,“每年花市里播放的喜庆音乐本来就有粤曲,直接把戏搬到花市演出也不违和。不过在选址上要讲究,附近不能太过于嘈杂,起码能让观众听得清乐曲和唱词。”

  可进一步推广线上春班 让家人过年相聚观看

  00后淇淇是湛江人,之前在广州读大学,目前在湛江准备考研。“大学4年,看过广东粤剧院的粤剧新年盛会,非常精彩。”

  淇淇的外婆小时候在村里学过粤剧,过年时湛江周围的村子都会请戏班做大戏,“小时候外婆就带着我拿着小凳子去看,看了哪些戏现在已经忘记了,但我对粤剧的喜爱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淇淇来广州现场看的第一部粤剧是新编戏《风起南粤》,“当时才知道原来现场看专业团体演出是这样的视听享受,后来就慢慢一部部看,越来越爱了。”

  淇淇表示,近年来广东粤剧院和广州粤剧院推出的线上春班让她印象很深。“很难得有院团官方播放的原版传统戏的录影,跟网上的片段相比清晰很多,观看体验感更好,而且不受时间地点限制,不仅可以在网上免费观看,还可以投屏到电视上。”她说:“跟家人长辈一起,窝在家里边讨论剧情边欣赏唱腔,很温馨。足不出户看大戏,感觉是另一种新的‘年味’,期待今年继续有线上春班。”

  每次看完戏,淇淇都会写剧评,“我现在考研也是想考戏剧戏曲学方向,我觉得在广州看戏的四年,好像改变了我很多东西,为我打开了一个新世界。”

  各个新文化场馆可以有更多新春惠民演出

  2023年的春节,市民游客在刚刚开门迎客的广州市文化馆体验传统文化之美,在广绣、广彩、广州榄雕等非遗传统项目中“漫·悦古今”“漫·美生活”;在粤韵十足的专场演出里近距离感受广东醒狮的动感、从化水族舞的欢乐;在系列全民艺术普及公开课中“向美而行”。

  2023年春节期间“打卡”广州市文化馆的市民陈女士告诉记者,当时不仅“抢头啖汤”打卡城市文化新地标,还观看了馆内举办的新春惠民演出,印象深刻,“记得春节的时候在文化馆曲艺园看了一场惠民演出,粤语相声泰斗黄俊英老师也有参演,现场气氛非常热烈,就像是跟很多街坊、老友在欢笑声中一起过年的感觉。”陈女士期待还能参与类似的新春惠民演出,“希望可以抢到惠民票,能跟大家聚在一起共享喜气洋洋的新春氛围。”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APP
广州日报要闻 A11花市可搭台唱戏 村晚可游园互动 张素芹、莫斯其格2023-12-19 2 2023年12月1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