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1月29日,被称为“最了解中国的美国人”的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逝世。52年前,他的一次秘密访华推动了中美关系发展,也改变了世界格局。
作为国际知名的中美问题专家,香港大学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主任李成教授与基辛格有很深的交情。在加入港大之前,他曾长期担任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主任,同时兼任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理事、美国外交关系协会成员,并在耶鲁大学担任非常驻研究员。“我们每两三个月就会见一面,进行一番深谈。”谈起导师基辛格逝世,李成满是悲伤。近日,在出席“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期间,李成接受了本报全媒体记者采访,讲述他与基辛格之间的故事。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欢欢 实习生 祝明月(除署名外)
相识19载的“忘年交”:
初次见面合照他还挂在办公室
李成说,他从2004年开始与基辛格密切交往。对于第一次见面,李成记忆犹新:那是在2004年的一天中午,基辛格邀请他在纽约世纪餐厅吃饭。因为李成对中美关系有深入的研究,基辛格通过别人介绍知道了他。“我见到基辛格博士时很兴奋,他人也很随和,说话语速很快,就餐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我们聊得最多的话题还是关于中国和中美关系。”饭后,两人在餐厅门口拍了一张合照,这张照片至今还挂在李成的办公室里。
从那以后,李成每两三个月就会和基辛格见一次面,每次见面两人都要进行深谈,经常从上午一直畅谈到晚饭时间。“敏锐而风趣”,李成如是形容基辛格。在李成印象中,基辛格幽默风趣,在聊天中经常开怀大笑。“每次在办公室和他见面时,基辛格都西装革履,有一次他没戴领带,还问我‘是否需要戴上领带?’”19年间,两人见了七八十次面。“即便是疫情期间,我们也经常通过视频软件聊天,交换对一些问题的看法。而我每次跟他交流几乎都有拍照片,我现在整理这些照片,也满是对他的追思。”
在李成看来,基辛格是自己的导师、挚友,两人也是“忘年交”。2016年,基辛格还参加了李成的新书发布会。“他告诉我,他很少参加别人的新书发布会,他真的对我特别好。”李成介绍,基辛格和贝聿铭先生也是好朋友,去年有一个以贝聿铭先生名字命名的基金会成立,基辛格还专门出席了该活动。而几年前美国华裔组织了一次颁奖活动,李成作为颁奖嘉宾亲自颁奖给基辛格,这足见基辛格对中美关系的重视。
今年6月,李成离开了工作17年的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前往香港大学任职。6月29日,离开美国的前一天,李成到纽约向基辛格辞行,基辛格当时有点惊讶,本来两人已经谈了80分钟,后来又加了10分钟。临别时基辛格对李成说,如果有什么需要帮助的他很乐意帮忙。李成告诉基辛格,香港大学要成立一个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基辛格马上说:“我可以给你录一个祝贺的视频。”
但到了11月,李成从基辛格助手那里了解到基辛格意外生病,还骨折了。基辛格当时叮嘱助手,等他恢复以后要把为李成录制祝贺视频的事情放在首位。“所以当我听到他逝世的消息时非常震惊,也非常失落。和他的交往对我而言是一种教诲,是一种恩惠,更是一种鞭策。”李成说。
95岁开始研究人工智能
生前最后担忧是“人工智能用于战争”
今年7月18日,基辛格再度访问中国。尽管已是百岁高龄,但他的思维依旧敏锐。李成对基辛格的“不服老”也深表敬佩。“和他聊天时,他的语速之快,思维之活跃,让你丝毫意识不到他是一位百岁老人。”
李成告诉记者,基辛格95岁开始,他们俩的交谈中多了“人工智能”这个话题。据了解,基辛格在95岁时开始研究人工智能。将近100岁时,他与谷歌前CEO施密特合写了一本关于人工智能的书。为了深入了解人工智能,基辛格还找了很多研究人工智能的专家聊天,向他们了解人工智能到底可以做什么。“在我们的交谈中,基辛格也有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前景表示担忧,尤其是对于将人工智能技术用于战争的担忧。”
进入2023年后,已经100岁的基辛格接受媒体采访的密度前所未有,其中包括接受《经济学人》长达8小时的采访。“他在前几年从未如此高密度地接受媒体采访,他跟我开玩笑说这辈子都没接受过这么多采访。”李成表示,基辛格之所以频频接受采访,是因为他的那份使命感。“他觉得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如果科技不受控,尤其是AI技术,将来万一用于战争,那将是非常可怕的,他要讲出他的担忧,尤其是人工智能战争,千万不能发生。”
李成告诉记者,在他们的交谈中,基辛格对于中美两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可能出现的不必要竞争也表示过担忧。“他认为,中美两国要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否则也会对管控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领域的能力造成损害。”
“基辛格告诉我,从本质上来讲,人工智能战争是机器与机器的战争,那将是前所未有的恐怖局面,整个人类社会都将为之付出沉重的代价。”李成说。
他访问中国上百次
主张两国须坚持不断对话
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为次年尼克松总统的历史性访华之旅铺平了道路。那次访问不仅打破了两国之间的隔阂,更为几年后中美建立正式的大使级外交关系奠定了基础。李成表示,基辛格一生中访问中国的次数超过100次,这充分显示出他对中国的热爱。
基辛格在写著作《论中国》之前,专门和李成进行了多次深谈,最长的一次谈了将近10个小时。“毕竟我是中国人,有一些问题他在发表看法前也很乐意倾听我的见解。”
李成表示,基辛格对世界的另一个贡献是对中美关系的战略远见。“过去十年有一个词很流行,叫Coevolution(协同进化),基辛格在和我聊天时也经常说到这个词。基辛格始终认为,中美两国谁也无法取代谁,应该进行合作。” 李成告诉记者,在他和基辛格的交往中,基辛格不止一次表示中美两国要展现大国担当。“他认为,双方必须与对方坦率、经常地进行对话,必须避免发生采取某种行动但不向对方解释的情况。尽管双方不可能在所有问题上都达成一致,但必须坚持不断对话,尽可能取得相互谅解。”
基辛格的“长寿秘诀”:
长期保持思考
如今在网上流传着一则消息:“百岁基辛格长寿秘诀:熬夜、吃炸猪排、不运动,每天工作15小时”,对此,多年来经常和基辛格在一起畅谈并用餐的李成表示这只是个段子,不可信。
李成介绍,在白宫对面有一家餐厅,以前基辛格经常和他约在这里见面。两人一起吃饭时以西餐为主,基辛格爱吃的也都是美国人餐桌上常见的食物,还有一些常见的甜点。但到后来,随着身体血糖升高,基辛格已经不吃甜食,也从不饮酒。“我没有注意到他特别爱吃哪道菜,炸猪排更是很少。所以网上关于他的那些‘长寿秘诀’都是杜撰出来的。”
在李成看来,如果有网友真的照着网上那些段子所说,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还爱吃油炸食物,经常熬夜,那对身体健康肯定是不利的。
但实际上,由于基辛格患有心血管疾病,也曾出现过中风,后来听力也出现问题需佩戴双助听器,在此前和李成的聊天中,两人也曾探讨过关于长寿的话题。在基辛格看来,自己之所以能长寿,主要是长期保持着思考的习惯,让头脑保持敏锐。“基辛格永远不会停止思考,他对很多事情都保持着好奇心,在我看来这才是他长寿的‘秘诀’。像他95岁时还愿意研究人工智能。”
李成还告诉记者,基辛格对中餐也很感兴趣,他最爱吃北京烤鸭,以前两人如果一起到中餐馆吃饭,他必定会点这道菜。“但遗憾的是,当地很多中餐馆并没有这道菜。所以,基辛格每次到中国访问都喜欢吃北京烤鸭,因为他当年第一次来中国时就吃了这道菜,始终忘不了那个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