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徐依励 通讯员梁嘉韵 图/@视觉中国
70岁的梁叔(化名)几天前早晨起床后突然感到一阵胸背剧烈疼痛,紧急就医检查后,主动脉CT结果提示“主动脉夹层”——这种凶险的“爆血管”疾病,抢救不及时分分钟可能危及生命。再进一步检查后发现,原来梁叔身上还暗藏着一处腹主动脉瘤。
11月10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称“中山一院”)外周血管疾病筛查与防治义诊现场,该院血管甲状腺乳腺中心主任、血管外科主任常光其教授向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分享了梁叔的这一案例,他指出,这些危险情况的发生,其实与“血压控制不力”密切相关。现在正值降温的秋冬季,原本就有高血压的患者一旦血压飙升,则可能会出现“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破裂”等既凶又险的血管疾病。
血管遍布全身,我们身体的所有组织都与它息息相关。而在秋冬季时,尤其要小心血管“闹脾气”。
常光其教授指出,天冷时最常见的血管疾病之一是“主动脉夹层”。主动脉是人体最粗的重要血管,主动脉壁的组织结构分为内膜、中膜、外膜三层。由于高血压控制不力以及血管原有硬化斑块病变等各种原因,主动脉壁内膜可能会破裂,当血液通过内膜的破口冲入到主动脉壁中层,便可使血管壁分离,形成主动脉夹层,导致“爆血管”。
血管在秋冬季会收缩,导致血压升高,若身体本来就患有高血压,那这种患者血压将会升得更高,收缩压可能会达到160毫米汞柱以上,这便是秋冬季“主动脉夹层”高发的关键诱因。“主动脉夹层”分为A型和B型,A型极为凶险,在72小时之内死亡率可达70%。
“还需要警惕的是‘腹主动脉瘤破裂’这种极其危险的状态。”常光其教授说,这是一种因为动脉硬化而引起主动脉持续扩张的疾病,它的发展需要比较漫长的过程,因此在疾病早期常常不易被察觉,而在秋冬季,当血压升高时便有可能诱发“腹主动脉瘤破裂”。“最近我们接诊了好几个‘腹主动脉瘤破裂’的患者,急性腹主动脉瘤破裂的死亡率非常高,抢救的成功率仅有30%左右。”
“还有一种常见情况是,有些患者说自己在走路时很辛苦,走100米左右就要坐下来休息一下,有部分患者直到自己的脚趾出现发黑时才来医院找医生。这其实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导致的。”常光其教授指出,这一疾病与“腹主动脉瘤”存在一定相似之处,都是由动脉硬化造成的,但发生的位置在下肢部位的中小血管里。当天气冷血管收缩时,如果患者本身就存在血管狭窄,血管的收缩则可能诱发血栓的形成,造成下肢急性缺血,从而出现肢体坏死。
除此之外,常光其教授还提醒,由于颈动脉狭窄所导致的脑卒中在秋冬季同样高发。“部分患者可能只是出现短暂性头晕,休息一下就能好转,但也有部分患者一旦有颈动脉堵塞就会出现偏瘫等严重的情况。”
如何与血管“友好相处”?重在防患于未然
“我们始终强调,血管疾病要‘预防在先,治疗在后’。”常光其教授支招如何拥有健康的血管,对于普通人群而言,首先需要健康饮食,必须要保证每天吃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蛋白质和纤维素等维持均衡,不能只吃爱吃的东西,或是用喝饮料代替喝水。
其次是要坚持锻炼和保证睡眠,年轻人可以选择跑步、球类等有一定强度的运动,老年人则可以选择慢跑、散步等运动。最好在夜晚12点前入睡,年轻人每天需要有7~8小时的睡眠时间,老年人每天建议要有6~7小时的睡眠时间。
“当然,做到以上这些对于维持血管的健康来说还是不够的。”常光其教授指出,对于50岁或55岁以上的老年人而言,最好要戒烟,因为吸烟对血管的危害非常大,并且在常规体检的基础上加上血管的体检,比如腹主动脉超声和颈动脉超声,做到血管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我也接诊过很多患者在早期发现疾病后得到了很好的治疗,如果是腹主动脉瘤,现在可以通过微创介入的方式来治疗,避免‘开大刀’,很多患者在10天左右即可出院。”常光其教授强调,此外还要注意是否有一些异常的症状,比如总是有不明原因的头晕,可以到医院做血管超声,判断是否存在颈动脉狭窄,如果存在严重狭窄则需要在必要时接受手术治疗。另外走路时如果总是走一段距离就出现双小腿疼痛乏力也需要警惕,应及时排查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日常中,对于有高血压等危险因素的患者而言,平时一定要重视血压的控制,按时吃降压药,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用量。建议每天早晚测量两次血压,并且用笔记本记录下来,有异常血压波动时及时求助专业医生。同时要保持情绪的平和,不要过于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