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评论

保护中轴线,舒展城市肌理

夏振彬

本文字数:1081

  广州,一本厚重的书。打开这本书,城市的中轴线如同书脊线,对整个区域的功能结构起着主导作用。

  2200多年来,广州在云山珠水间形成了老中轴、新中轴、活力创新轴等几条轴线,记录着城市的发展变迁,也连接着城市的厚重历史、广阔未来。其中,传统中轴线(近代)北起越秀山,南衔珠江,该历史文化街区是唯一山城水相连、完整体现广州老城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的核心片区,也是广州26片历史文化街区中面积最大的一片。 

  近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布了《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广州市传统中轴线(近代)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2021-2035年)》(下称《保护规划》),明确主要采用“绣花”“织补”等微改造方式,严格控制开发强度和规划总建筑量。这意味着,该历史文化街区今后十多年的保护发展,有了法定指导性文件。

  《保护规划》很厚,从文、表到图片,有近100页之多。从中,可以读出一座城市对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鲜明态度、精细思路。

  首先,敬畏。严格控制天际轮廓线,严格保护街道空间的高宽比,不得进行新建、扩建活动,不得改变街区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建筑应控制在一定高度之下……“严格”“不得”“控制”,字里行间,处处透露着“小心翼翼”。“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敬畏历史、敬畏文化,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文化遗产,广州一以贯之。

  其次,精细。历史文化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停留”在城市肌体里,沉淀为独特的记忆和标识。这就要求,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必须以绣花般的细心、耐心,精雕细琢、精心勾画。重点控制并逐步恢复视线通廊,保证视线通畅;建筑体量、风格、色彩、材质等方面与街区历史风貌相协调;户外广告、门店招牌需符合相关要求……从地上到地下,从建筑到绿化,从色彩到材质,《保护规划》坚持全要素保护,细致到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下足了“绣花”功夫。

  其三,活化。打造高品质慢行街区,打造具有岭南特色的舒适步行环境,保证自行车道的连续性,建立商业正负面清单,打造传统中轴线IP,集聚特色文化产业……中轴线是历史轴线,也是发展轴线。坚持在保护中发展,让传统与现代交融,让文化味与“烟火气”交织,不断赋予经济新动能、文化新元素、生活新时尚,就能让老街区不断焕发新活力,最大程度释放综合效益。

  《保护规划》仅仅是一只“麻雀”。事实上,北京路、宝源路、宝华路、文德南、海珠中、人民南、光复南、昌华大街等历史文化街区都有了各自的保护规划。历史文化是城市魅力之关键。坚定不移、驰而不息做好城市文脉保护弘扬这篇文章,“老广州”这本厚书必然常读常新,其经典魅力和时代活力也将进一步跃然纸上。   (夏振彬)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APP
广州日报评论 A4保护中轴线,舒展城市肌理 夏振彬2023-10-12 2 2023年10月1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