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聚焦广州高质量发展

罗坑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守护濒危“活化石”

卜瑜

本文字数:#article-word-count#

  “改革开放45周年调研行”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卜瑜

  通讯员侯莉

  9月22日,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改革开放45周年广东调研行”活动走进了地处韶关市曲江区的罗坑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探寻被当地群众称之为“目睡蛇”的“活化石”鳄蜥。

  近年来,广东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突出位置,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绿色日益成为南粤大地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和澎湃动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广东样板,正在加速推进。一度濒危的鳄蜥,如今在人类保护下种群再次复壮,正是广东生态保护的重要成果。

  罗坑鳄蜥种群数量世界首屈一指

  当记者走进罗坑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时,只见人工繁育池底铺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头,从野外沟谷中迁植而来的各种植物铺满了水面。记者睁大眼睛好不容易才在树叶后、石缝里找到了和环境几乎浑然一色的“活化石”鳄蜥。它们有的懒洋洋地抱着树枝呼呼大睡,有的潜入水底只露半个头出水……鳄蜥天性安静,一天中大多时间会保持同一个姿势一动不动。只有身旁的粼粼波光在提示人们,这并不是一幅静止的画面。

  鳄蜥是一种长着蜥蜴的“脸”,却有着一条“鳄鱼尾”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曾经与恐龙生活在同一时期的它,最大的“爱好”就是一动不动地躲在树枝上或是石头缝里睡觉或假寐。一旦受到惊吓或发现危险,它丝毫没有一点“恐龙时代”的威猛,第一时间跳进水里试图逃命。

  因为鳄蜥贪睡不好动,所以当地有人叫它“目睡蛇”。但一旦受惊,它会马上跳进水里潜入水中或躲进石缝里,故群众还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落水狗”。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鳄蜥是第四纪冰川末期残留在华南地区的古老爬行类动物,分类地位极其特殊,为单型科单型属单型种,在爬行纲动物的起源和演化、蜥蜴目各科分类等方面的研究上,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它曾和恐龙生活在同一时代,距今有1.65亿年之久,因此有“爬行动物中的活化石”之称。

  调查发现,鳄蜥地理分布狭窄,世界范围内仅分布于中国广西、广东和越南等地,全球鳄蜥野生种群数量不足1400只,全国野生种群数量不足1200只。上世纪末期以来,由于鳄蜥栖息地受到破坏和非法偷猎,鳄蜥种群资源急剧下降。

  1988年,鳄蜥被列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1989年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中,2017年被列为附录I ,属于禁止贸易的种类。2019年的鳄蜥专项调查结果显示,全国的鳄蜥野生种群仅1200只左右。在地球上生存了亿万年的鳄蜥,正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

  自从2005年广东罗坑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式运作以来,保护区不断加强对鳄蜥及其栖息的保护力度,鳄蜥野生种群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由2004年野外鳄蜥种群200只左右(2004年国家林业局鳄蜥专项调查数据)到2021年850只左右,是目前已知最大的野生鳄蜥种群。

  鳄蜥的故乡罗坑镇是“广东十大茶乡”“省级茶叶专业镇”。据史料记载,韶州(今韶关)产茶历史悠久,唐朝时期岭南地区政治、经济相对稳定,为韶州的茶叶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证。近几年来,罗坑镇以茶叶、鳄蜥等自然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当地先后成功举办了四届采茶技能比赛、韶城首届徒步定向活动、两届罗坑大草原露营节、七届罗坑茶文化节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APP
广州日报聚焦广州高质量发展 A8守护濒危“活化石” 卜瑜2023-09-24 2 2023年09月24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