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评论

驯“黄牛”也要治“养牛人”

陈文杰

本文字数:#article-word-count#

  “最高档为1855元的门票,被黄牛炒高10倍”“一个黄牛、一场演唱会,一晚就赚了1万元”……各类新闻、热搜的涌现,无不体现着“黄牛”倒卖行为对消费者正当权益的侵犯和对文旅市场良性发展的破坏,也警示、催促着我们:“黄牛”乱象,该花大力气整顿了。(9月5日《光明日报》)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贵有道理,爱买不买”,黄牛凭啥这么牛?先说“人无我有”。从火车票到演唱会门票,你会发现就没有黄牛抢不到的。相比以前靠排队蹲守,现在有抢票外挂。技术的进步,让黄牛们的钻营门道愈发多样。许多黄牛团队专门组建抢票团队,甚至自行开发外挂程序等方式,这对于只拼手速的普通消费者来说,无疑是降维打击。

  然而,在公开渠道上抢票,对于早已盘根错节的黄牛来说,已是“小儿科”。更高级的黄牛,已经开始把手伸进了内部票源。就以演唱会门票为例,根据相关业内人士介绍,近三成的不可售票,如工作票、赠票,都有可能成为黄牛的票源。这便是他们“人有我优”的底气。如此来看,黄牛之“牛”,不无原因,至今“难驯”,也不难理解了。

  事实上,从技术层面上打击黄牛,并非难事,只要肯下定决心,完全可以照抄12306的“作业”——强实名制、独立编码、不得转售以及限时退票。可谓招招都断了黄牛的财路。但现实中,“强实名制购票”也是近几年来才在部分平台和演出方初尝试。有的还因购票系统、制度设计不完善,让原本为限制抢票的“强实名”,反倒成为黄牛对一些热门演出门票涨价的理由。

  其实,黄牛之所以有市场,说到底还是因为“票”的稀缺属性。当需求持续旺盛,而供给持续不足之下,贸然实行限制购票手段,反而会压抑了供给,更是“帮了黄牛一把。”因此,要整治黄牛乱象,首要还是要从供给上多想办法。当供需关系不再那么紧张,黄牛议价的筹码自然会下降。

  此外,不妨再思考这群“牛”到底是谁在养?“一场演唱会火不火,看黄牛票贵不贵就知道了”,这句玩笑式的调侃,却也道出了其中利益链的潜规则。再联想到为何有些黄牛能绕过正常票务渠道,拿到内部不可售票,许多问题就可以顺藤摸瓜、推理而出。或许,该花大力气整顿的不只有黄牛,更有那些“养牛人”。

  (陈文杰)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1999-2011@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大洋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4038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906152
联系我们:81883088总机转各部门
订报咨询电话:81911089
广告咨询电话:81163279
广州日报官方微信
广州日报APP
广州日报评论 A4驯“黄牛”也要治“养牛人” 陈文杰2023-09-06 2 2023年09月06日 星期三